.

雨花石绘画的产生背景及艺术价值

雨花石绘画的产生背景及艺术价值

杨文宁/文

六朝古都之金陵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尤以美妙空灵的雨花石闻名天下!

人们在赏玩雨花石的过程中,将眼中之石象升华、转化为心中的自我感悟,而有了雨花石绘画产生的因缘。刘海粟大师说:“我画了大半辈子的画,居然雨花石上的色彩,许多我竟没有用过!”。人类远古的岩画、壁画、敦煌------绘画是一种世界语言,能够呼唤出内心的渴望!

明·林有麟著《素园石谱》共收集各种名石一百零二种(类),计二百四十九幅大小石画,被公认为是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作者自云“检阅古今图籍”,凡“奇峰怪石有会于心者,軏写其形,题咏缀后”。而书中所录,基本限于“小巧足供娱玩”者。

刘宇一、张宝蔚、唐强、蔡畦、任继学、周良雪、齐愔、王德舜、刘顺兵、金湘水、贾美孙、夏光亚、王建平、汤达、邵晓峰、黄明、薛凡等石友以不同的艺术风格诠释着心中的雨花韵。雷甫鸣、田原(饭牛)、吴超、曹秋林、石冰、金惠霖等石友则直接于石上作画。

克里姆特—雨花石首席国际代言!《吻》、《处女》为代表的画作如同直接将缤纷美丽的雨花石入画一般。作为受过多年学院派艺术教育和工艺美术训练的克里姆特,在创作时充分发挥了写实造型和装饰风格,使具象和抽象这两种表现方法结合得合情合理,天衣无缝。奥地利人知道克里姆特更高的意义并不是在市场而是在美术馆和博物馆里。当市场千方百计在克里姆特身上寻找商机时,文化人要做的事是把伟大艺术放在人们精神的天堂,而不是相反。

石蕴大千:毕加索、赵无极的抽象;莫奈、梵高的印象和后印象;亨利·摩尔的造型……且赏石上天工: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唐韵雍容、宋姿清雅;青写松云、朱画梅流……云根妙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在精神产品中,艺术品处于距物欲最远的、以审美为核心特征的超功利层面。尽管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在一起,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精神需求的丰富,艺术产品会日益摆脱功利因素不断强化其纯粹的审美功能。

通过对以往时代的艺术家的解读和研究,我们发现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总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每一个画家绘画面貌的形成都是多方面起作用的结果。而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大的生存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其心理面貌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而心理面貌决定了绘画面貌。正是在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识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价值论就是从价值的角度观察和分析艺术。

艺术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价值物)、境(价值关系)、理(价值规律)。艺术所产生的精神境界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浅的艺术境界是模写,它是用直观感觉和相对独立的思维来反映现实的价值物;第二层艺术境界是联想,它是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来反映价值物之间的联系;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抽象,它是用理性的、辩证的观点来反映价值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创新是传统的母亲,没有过去的创新就没有今天的传统,传统不仅能传得下去,而且能统得起来。艺术家要用独特绘画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绘画最讲究气韵。画中的气韵,是由画家的生命意识散发出来的。如果没有生命意识的观照,那么画家画的山水必无气韵。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会向观者传递一些作品以外的信息。所以说,好的作品是作者与观者共同完成的。为艺之道,也是为人之道。只有人品高尚,才能使作品脱去俗气、火气、匠气,达到温润明快、大朴不雕的境界。才能在艺术上将笔墨延伸向心灵的远方。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任何艺术作品的欣赏在于与这个作品的心灵相通!(李小山——南艺美术馆馆长)”。优秀出色的雨花石绘画能让欣赏者更深刻通透地理解、升华石之内涵。金陵美妙空灵的雨花石——天生丽质去雕饰、不动声色世已惊!

二O一五年八月于文石轩

克里姆特“处女”

严禁商业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