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自古就是西藏和四川的地理分界线。在金沙江东岸,川藏南线和北线之间,就是四川甘孜白玉县的山岩乡。山岩因为地理的偏僻和险要,将作为父系部落活化石的戈巴文化完整地保留到了现在,让人叹为观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部落里的一切也因为外来文化的渗透逐渐走向文明,而古老的戈巴文化终将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符号。
我的山岩情结
山岩是四川省白玉最偏僻的乡,也是白玉最贫困的乡。即使最好的吉普车从乡政府到县城也要跑一天,当然这还是春秋比较好走的季节。赶上夏季塌方和冬天大雪封山,从乡上到县城最少也需要三天,所以到过山岩的人提起那里的路还心有直余悸。去年我在白玉县城认识了山岩的乡长,小伙子嘴上独特戈巴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拔脚就想跟着他们上山,后来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如愿。今年制定的旅行计划只有一个目的地是山岩。不管怎样,也要去看看戈巴部落是个什么模样。岩乡政府的几个小伙子接了我就去买菜。
后来我才知道,由于山岩海拔接近米,根本没有条件种植青菜,所以他们吃的猪肉、鸡蛋和青菜、水果都需要在县城采购,然后再运到山岩。如果不买,就只有跟乡亲们买点青稞和酥油吃纯粹的藏餐了。等买完青菜、调料和肉,吉普车里面几乎就没有下脚的地方了。从白玉县城到山岩乡是90千米,路虽然不长却被分为两段:县城到盖玉一段路比较平坦,尤其是今年水电部门要在叶巴滩修电站,道路正在拓宽,比我去年到这里的时候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从大桥到乡政府虽然只有56千米却有57个急弯,靠以工代赈修建的乡村公路坑坑洼洼。
不时地把座位上的我们颠起来,脑袋撞到车顶上面。9月份没有雨雪应该是路最好走的时节。即使这样也不时地有从山坡上滚落的树枝和石头在挡路,司机只好不停地停下车来进行处理。上车时我还在惊异车上为什么带铁锹和藏刀,现在才知道这是这段路司机的必需品。快到俄涅山口,山坡上竟然是皑皑的白雪。我诧异9月份居然会下雪,他们告诉我在这海拔米的地方即使8月份下雪也不算稀奇。
下午5点,终于从公路上远远地看见了连成一片的村庄,我竟然莫名地有点激动,以至于到了像城堡一样的乡政府还有点像在梦里一样。乡政府一共有9个人,包括医生、教师、司机以及乡长,副乡长等一应领导。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套只有21岁一水的藏族小伙子,这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年轻的基层乡政府团队。
山岩被《清实录》称为“山暗巴系通藏大道”,因为它是连接川藏重要的交通要道。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骁勇的民风,很久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不服王化的独立王国,抢劫,仇召杀甚至械斗都成为家常便饭,就连大名鼎鼎的清乾隆皇帝都未征服这里。仅清政府就出兵围剿四次,赵尔丰曾三攻山岩最后一次还是德格土司里应外合才使得围剿成功。山岩戈巴又称“帕错”,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部落群,是藏族原始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山岩戈巴主要由拉入欧谷戈巴部落群和欧恩帕一布戈巴部落群组成,据说前者是吐蕃大臣禄东赞的后代,而后者的祖先则是阿里古格王朝的后裔。
戈巴的部落成员全部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男性成员,每个戈巴成员的男孩从出生开始就是戈巴的成员。只不过他们从14岁起才享有在戈巴内的表决权。戈巴内部又分为首领、元老团和勇士团负责戈巴内政、外交、军事等重大事件的决策。过去,戈巴这种原始部落形式在四川巴塘、白玉和西藏贡觉广泛存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发展,戈巴这种组织形式逐渐被同化和取代,只有山岩的戈巴部落还保持着比较完整的传统。直到现在,山岩尚有大小戈巴90多个,戈巴成员遍布金沙江两岸达两万余人。
戈巴是典型的原始父系部落,其建筑形态表现的最为充分:同一个戈巴的房屋一般是建在一起的,户户相连,从远处看就像一座座坚固的碉堡。各个戈巴的房屋之间都会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保持着互不侵犯的态势。因为戈巴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部落单位,所以至今山岩的很多人家还保留着原始共产主义的雏形一家一户兄弟很多人在一起过日子,无论农业,牧业还是副业都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收入在全家按需分配。即使兄弟已经分家但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的时候也是责无旁贷山岩人的生活。
西珠家属于勒西戈巴,这个戈巴在山岩人口不是很多而且十分分散,不仅在色德村有,在附近的色麦村也有。见到老人的时候,他正带着孙女走到家门口。看到我和白玛过来,高兴地请我到楼上坐坐。我顺着独木梯子爬到二楼,看见他家的屋子里面躺着一个人。后来才知道那是他的哥哥是山岩的寿星现在已经80多岁了。他连忙给我们煮酥油茶,轻松地用树杠点着了火,还随手抄起一根树枝点着了白玛递过来的香烟。山岩的人家二楼都砌一个汉式的炉灶,但奇怪的是摆设,平时谁家也不用,不过是摆设,烧水、煮茶、做饭用的还是三块石头搭起的锅灶,烧的就是山上捡来的树枝。西珠很热情地请我吃山岩特色的奶饼,这种奶饼是牛奶经过提炼酥油经烧煮加酸水制成的,味道居然和西方的奶酪十分相似,奶香里泛着一股酸酸的味道。
当然。酥油茶和糌粑仍然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所以我们一坐下他就给我们递过来糌粑盒,客气地请我抓糌粑。不知怎的,我连生牦牛肉都很爱吃,唯独对糌粑怎样也喜欢不起来。趁他们说话的工夫,我顺着独木做成的楼梯走上三楼。正好是青稞成熟季节。所以三楼上面的晒台上有几个人在打青稞。再看看旁边相邻五、六家的晒台,家家的女人孩子也在打青稞。在西珠家储存青稞的地方,我数了数已经打好的青稞口袋有七袋,每袋大约有斤,看样子足够他家八口人吃了。
山岩虽然依然封闭,但现代化还是给这里烙上了印记。外界的文化对这个封闭山乡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事物,也在不经意间跟外界交流,融合。山岩融入现代社会的标志应该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年75千瓦水电站的建成,使山岩第一次见到了光明,随着生活的富裕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器逐渐地走进了山岩。千百年来老百姓第次看到了影。听到了声。每天晚上我在山岩看电视。由于是卫星天线接收,所以就连远在香港的凤凰卫视都可以收到。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年山岩公路的建成,这条公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山岩人出门必须走路和骑马的生活方式,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不用吃草的马——汽车。离乡政府最近的色德、色麦和八学三个村仅摩托车就有50多辆。摩托车代替马,成了大家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剽悍的角西属于山岩最大的戈巴“夏戈戈巴”,这个戈巴人员遍布金沙江两岸,不仅在白玉县山岩乡有近百人,邻近的盖玉。沙马和西藏贡觉都分布着很多这个戈巴的人,他们的触角甚至伸到了美国。英国和印度。见到角西的时候角西和父亲正在修理磨糌粑的机器,家里的其他人则在准备耕田的工具看到我,他很高兴,马上跑到楼上拿下了一台一次成像的富士照相机。原来他买的照相机现在不能正常成像,想让我帮助他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因为我对一次成像的照相机是外行只能建议他去购买的商店修理。角西家的房子刚盖好不到两年看起来还是比较新的,面积也比别人家的大写。我注意观察了下,他们家的牛圈是我在山岩见过。
后来才知道,他们家养了60多头牛,是附近几个村子里养牛最多,我大约算了算:一头牛大约三千块,他家仅这些牛就价值20多万!他们家建造这个房子大约用了四年,问了他们才知道:山岩的房子底下是土制的碉楼。上面属于藏族传统的样式,但比其它地方的碉楼更坚固,可以保持50年甚至年不垮。
直到今天,建造房子的工艺还保持着几百年前的传统,只是比原来有了两点改变。山岩的房屋一般都是四层:一层关牛羊层是厨房。同时也是一家人居住的场所三层是经堂和粮仓并且有通道和同戈巴的房屋相连;四层一般是库房,用来晾晒和存放青稞等农作物。一般房屋的地基大约有两米,土墙底部厚约一米五到两米,越往上面土墙越薄。三层和四层是木头做的崩科样式不仅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也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现在房子的一层依然是牛圈,主要用来关牛羊。
在过去戈巴战事频仍的年代,每家的一层都砌着一个庞大的水池,戈巴间打起架来或者遇到朝廷围剿,可以保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间不出门取水。因为捣的土墙大约有五、六米高,再加上上楼用的都是独木梯,所以上面的“崩科”几乎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过去家家厚厚的土墙上有着规则的窟窿,那是射击孔现在一般是开窗户采光,不少人还要画上漂亮的图案。
角西建造房子大约花了两万多。山岩的房子结构简单,原料大多属于就地取材,这两万多也就是运输。请木工以及请人饭的钱。山岩盖房子不仅保留着几百年前房子的样式,还恪守着一个几百年不破的传统,就是打墙必须是男人干,女人只能做饭和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