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雕刻的发展概述
石刻绘画的另一种形式便是画像石,从整个艺术形态而言,这种艺术属于绘画形式的一种,但从制作技法上来说,却是一种雕刻形式,由此我们将这种造型艺术称之为画像石。此种艺术类型出现于汉代,后代一直沿用,但不管是从内容、数量、造型还是雕刻技法上,汉代时期的画像石都是画像石发展的高峰时期。从出土的画像石来看,汉画像石的分布极其广泛,东到海滨,西至四川、甘肃,南达云南,北抵榆林、包头。而有些地区的汉画像石的出土数量极大,这种现象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如汉画像石在山东地区的出土数量占了全国之首,而山东地区是当时汉朝廷发展铁业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由此可见,画像石的发展不是无条件形成的。
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很是丰富,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主要的创作范围还是在汉代的墓穴建筑中,如墓地祠堂、庙宇、墓阙、地下墓室等,石匠们利用这些丧葬建筑的建筑构石进行创作,以凸显墓穴主人生前的富贵与地位。从这一点来说,在汉代时期,画像石在本质上是作为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立足于汉代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的古人们通常会把当时代最好的物质、精神产物首先应用于战争与祭祀中,由此可见,画像石无疑在汉代艺术中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汉代艺术的精华所在。正因为这是一种礼制性的艺术形式,所以它的创作受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严格规定,凡是刻画在石棺、祠堂、墓阙、墓室中的画像,大都描绘了汉代古人们的鬼神信仰与理想追求。
汉画像石雕刻的过程与所用的铁质工具
汉画像石的制造大约经历七个步骤,分别是:首先需要找寻对于画像石有一定理解,精通雕琢技术、房屋工程的创作者进行墓阙、祠堂等的设计,以保证设计稿符合雇主的要求并能实现;其次,根据设计稿的难易程度,寻找合适的石匠进行石料选择与开采;第三,石匠需要根据设计稿的设计造型进行初步的加工,使之成为可用的建筑构件;第四,这一步需要由专门的画师,利用毛笔与墨在初步加工过的石料构件上进行图案底稿创作;第五,石匠需要根据已有的图案底稿,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雕琢,使之产生凹凸的立体效果;第六,按照第一次的建筑工程设计稿,将雕刻完成的石料构件进行拼装组合,使之成为最终的实体建筑;最后,需要将拼装好的各构件进行上色处理,其色彩效果需要与临近的建筑群装饰色彩保持一致。
在上述的几个工序中,第二、三、五、六四种作业应该是石工承担的,由此可见,石工作为技术性的工人在整个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还是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而他们的这些工作必不可少的需要先进的铁质工具。
汉代铁工具技术的进步为两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物质支持。汉画像石的雕琢需要专门的一套铁质工具,如錾、刀、锯、锤等等。根据考古出土的相关遗物可以大致推测出石匠所用的工具,当然,这里不排除根据每个人的生产习惯的不同,存在一定的误差:锤是重力工具,它在画像石的制作过程中,主要承担采石与雕琢的工作。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石匠会拿着锤子配合凿或者是錾作为他们的采石工具。在雕琢画面中也会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锯在画像石制作中主要承担小面积的修正功能,它常与凿、锤、斧组成一套工具。铁铲在雕刻的过程中主要起到铲平画面的作用,因需求不同,其大小、形制也会有所变化。除此之外,石匠在进行石料的雕琢过程中,还会高频的使用锤子与锲、錾、锥、凿等工具组合进行雕刻活动。
其中锲目前为止通过考古并未发现有专用的铁锲,在遗址遗留的工具中大都会利用斧做锲用,这在汉画像石上锲裂的缝槽便可看出。而錾与锥因其很好的硬度在雕琢画像石中主要起到凿磨的作用,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其规格也会有所差别。凿的使用可以在雕刻线条时使之更加圆润流畅,富有生气。锋利的钢刀可以让石工在塑造各种造型时,使其线条更为自由活泼、优美生动。经考古人员的分析,这些石匠工具大都是白口铁铸造而成。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制作时间也很长久,所以会有工具频繁替换的情况,而这些新的铁工具的制作都是就地完成的。
铁质工具对汉画像石风格的影响
出土于早期汉墓的一些画像石,基于石料的坚硬属性,雕刻所用的工具不够锋利,所以在很多雕琢细节上都较为粗糙。如图案花纹的处理大都呈团状,没有清晰的纹理,在动物、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也比较粗犷、模糊,无法表现出动物的生气与人物的性格特征。由于这一时期采用的大多是錾凿的方法来创作画面,所以作品的层次也较少,线条处理较为木讷,深而粗,流畅感不足,整个画面给观众一种稚嫩朴拙之气。当然,这里应该会有匠人初识石料其技艺的生疏影响所致,但工具的限制也是创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东汉时期,随着钢铁技术的进步,雕琢工具变得更加锋利,并出现了钢刀,再加上石匠自身技艺的提高,画像石其整体画面的感受变的灵动自然,线条流畅均匀,刻痕较浅,人物动物的形象生动逼真,这便是工具进步的结果。如出土于麒麟岗晚期汉画像石墓中的天象图,构图协调,透视恰当,线条流畅有力,动物、人物形象的刻画生动饱满,背景图案布置的也恰如其分,整体画面层次分明,有主有次,浑然一体。这里所谓的灵动自如的线条,在前期的汉画像石中是绝见不到的,这种画面效果的呈现都是钢刀等雕刻工具的进步带来的艺术变化,正是这种改变,石匠才能在雕刻时对各种形象的刀法处理的灵活自如,才造就了我国汉代画像石艺术的发展顶峰。
总之,以刀代笔的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匠人所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它们的出现与发展,无不饱含着匠人们呕心沥血的生产与持续的探索,当然汉画像石从稚拙朴实到灵动流畅的风格转变,与钢铁工具的革新与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些钢铁工具的广泛应用,才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技法,如阴刻线、浅浮雕、凹面浅浮雕、高浮雕等。
汉代时期,古人以画像石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描绘了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宗教、鬼神、生产、生活、奇禽异兽、民俗等内容。汉画像石以其精巧的构图、回味不尽的意蕴、雄浑博大的气势,形成了两汉时期特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雕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