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年4月,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雁北师院扩建工程新征土地范围内实施了文物钻探,共发现北魏墓葬11座。其中砖室墓5座,土洞墓6座。宋绍祖墓编号M5,是惟一有明确纪年和精美石椁、壁画的北魏太和时期墓葬。
墓葬位于大同市水泊寺乡曹夫楼村东北1公里,西距大同市区3.5公里(图一)。当地位处马铺山之南、御河以东的缓坡地带,海拔高度米。墓葬分布在平面呈三角形、面积约平方米的区域内。当年6~9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发掘,现将宋绍祖墓发掘情况报告如下(由于资料正在整理和认识之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如与正式报告有出入的地方,均以正式报告为准)。
一墓葬形制和葬具
宋绍祖墓坐北朝南,方向。,墓葬全长37.57、墓底距地表深7.35米。由斜坡墓道、两个过洞、两个天井、拱形甬道和四角攒尖顶墓室五部分组成,墓道、过洞、天井三部分总长为30.11米(图二、三)。
斜坡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南口距现地表0.30米,呈长方形,长16.51米,墓道上口略窄于墓道底,上口宽1.02、墓道底宽1.14米。斜坡平缓,坡长17.02米,坡度14度。内填黄褐色五花土,质地疏松,未经夯打,含大量白色料僵石结核和细小砂砾。墓道两壁平直,局部可清晰地看到修整墓壁时留下的工具痕迹,宽8厘米。
过洞过洞两个,均为土洞拱形顶。南过洞水平进深1.95、宽1.14米。顶部塌陷严重,残存高度为1.82-2.3米,由南向北倾斜与斜坡底平行。北过洞水平进深2.7、宽1.14、顶高1.74米。在此过洞填土中发现墓铭砖一块,平置,墓铭朝上,距墓底和西壁分别为0.6和0.4米。
天井天井两个,平面均呈长方形。南天井长4.14、北天井长4.81米,与墓道同宽。两个天井的南部东西两壁由上至下均有对应的脚窝,原应是供造墓者上下之用的。
甬道位于墓室与墓门之间,与墓室相通。平面呈长方形,长2.85、宽0.90~0.96、高1.68-1.74米,左右墙体采用平砌丁砖两层,上砌立丁砖一层,相间五组后开始起券,单层拱形券顶,厚0.15米。甬道底部由南向北倾斜,铺地砖为人字形图案。
甬道南口设置墓门,上端砌为多层拱尖形,墓道底部至墓门顶部总高为2.51米。部分砖表面抹白灰,绘朱红色忍冬纹图案。
墓门设一堵封门墙,略呈弧形,用一顺一丁砖错缝横砌而成。高1.82、宽1.21,厚0.30米。内层向上因在券洞内,故到起券处随券洞弧度填砖,将券洞封实(图四)。
慕室墓为砖构单室,砖砌筑于墓圹内,平面呈弧边方形,东西最长处为4.24、南北最宽处为4.13米。四壁略向内倾,两层丁砖横砌和一层丁砖竖砌交替上升共七组,然后丁砖横砌向内逐渐加大叠涩内收,形成四角攒尖顶。空隙处用修整过的小砖块塞紧。顶高4.70(其中顶厚0.30米)、砖顶距地表2.65米。三开间仿木结构建筑的石椁,位于墓室中央(图五、六)。
在砖砌墓顶的东北部,有不规则的方形盗洞,约50x50厘米。墓室积满淤土。墓底铺砖一层,墓室东、南侧为人字形,其他地面用半块砖无规律铺设,很不整齐。
此墓用砖均为青灰色长方形条砖,规格大体有29x14.5x4.5和30x15x5厘米两种。单面有细绳纹的砖数量颇多,硬度稍差,加工粗糙。在墓葬中,砖一般为干砌,只是在起券处用黄泥粘接。
竖穴土圻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93、南北宽4.92米。四壁平直、规整,工具印痕清晰。西南角有脚窝两行,上下间距为0.4~0.5米。
葬具葬具仅存一石椁,质料为青石。平面略呈方形,位于墓室中央。从石椁墙体向四周测量,东边距墓室东壁86、南边距墓室南壁、西部距墓室西部78、北边距墓室北壁64厘米。该石椁外观呈木构三开间单檐悬山顶式殿堂建筑,南接前廊,由百余件雕凿精细的青石构件拼装组合而成(图七)。石椁顶部东西最长处为3.48、南北宽3.38米,由于塌陷和盗扰,盖板位置有所变动。从墓室铺地砖到椁顶鸦尾上部通高2.34-2.40米。清理椁内以及墓室淤土时,未见棺木痕迹,此墓早年被盗,骨架散见于椁顶板及墓室,再加上两个石灰枕直接放在石棺床上,初步判断椁内没有用木棺。
前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廊柱四根,高1.03米,平面呈八角形。柱础上圆下方,雕刻盘龙和覆莲。柄斗上承阑额,额上施一斗三升及人字补间铺作。劄牵出跳,梁头搭在柱头铺作上。阑额上刻三朵人字棋的六个凹槽,但墓内所出石材只拼对出1朵人字棋,此棋恰与明间尺寸符合(图八:上)。
后室地楸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98.南北宽2.30米,置于椁室底部四周,中间开凿凹槽,将10块雕造平整的椁壁石板立于其上。石板高1.53~1.58、宽0.73~0.92、厚0.10米。四隅立有四根角柱,与椁壁石板相卯合,围成了四面坚固的墙体,角柱平面呈正方形,边长0.18、高1.58米。明间设两扇石板门,门两侧各置一虎头门枕,凿有门臼。门高1.03、宽0.42、厚0.06米,其中一扇已倒。门上浮雕门钉、铺首和莲花图案。门楣呈不规则长方形,雕刻莲花门簪五枚。椁室外壁四面共雕刻铺首22个,泡钉百余枚,形制各异,造型美观(图八:下)。
呈三角形状的南北向纵梁共有四根,东西向的横梁共有六根(包括前廊的撩檐植),这样就形成了横六纵四的网状梁架结构,上承盖板16块,分南、中、北三排,南排石盖板为前廊的顶部,中、北两排为后室的顶部。正中有正脊一根,边上有“山”字形鸦尾(图一一)。
在石椁顶板中排从西往东数第3块仿木瓦垄内,阴刻题记一行,共15字,为“太和元年五十人用公三千盐豉卅斛”(图一二)。太和元年为公元年,“豉”在当时烹饪中应用相当广泛,与盐并称为“盐豉”,是居家饮食的必备之物。中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农业科技专著《齐民要术》中专有一节详细介绍了制作豆豉的方法。
在椁顶板上有两具不完整的骨架(另有一部分骨骼散见于椁室外北侧和甬道西侧的淤土中),在骨架附近有银镯、虢珀饰件等随葬品。经鉴定,一具为大于50岁的男性,另一具为不小于45岁的女性。二人应为墓主人宋绍祖夫妇(图九)。
石椁内筑石棺床,平面为倒置的“凹”字形,北侧长2.39、宽1.88、高0.31米,中心宽1.03米,棺床雕刻连续的忍冬纹和水波纹。棺床腿部雕饰铺首、花卉和动物。棺床上西部有两个石灰枕,平面呈椭圆形,两端尖,微上翘,北侧枕保存较好,南侧枕已破坏变形(图一〇、一三)。
石椁内部的东、西、北三壁均有绘画,但因潮湿淤泥的长期腐蚀,石板表面沁出大量碱性结晶,致使壁画漫濾不清,剥落严重。壁画用墨线分界,作于四壁下部。技法是先用墨线勾勒出线条,再施红彩渲染,内容为舞蹈、奏乐人物(图二三)。
二出土器物
经初步修复整理,此墓随葬品达一百七十余件。在雕饰精美的石椁前廊摆放有形貌奇伟的镇墓兽以及全装甲胄的镇墓武士。更多的彩绘陶俑由前廊南侧一直延续摆放到石椁两侧,组成规模盛大的出行队伍。有人马均披铠的重装骑兵“甲骑具装”,也有战马不披铠甲、战士帽形作鸡冠状的轻装骑兵,他们护卫的是象征墓主人乘坐的陶制牛车模型。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步兵、侍仆、伎乐俑和动物以及一些生活模型(图一七)。
1.镇墓兽
1件位于墓室南侧。标本,长43、高33厘米。泥质灰陶,模制成虎形,前腿缺,后腿作蹲卧状。脊背上有四个长方形孔,应为插鬃毛之处。嘴巴大张、两目圆睁。卷曲的兽毛用墨线表示(图一四:1、图一八)。
2.陶俑
陶俑全部为泥质灰陶,模制。镇墓武士俑2件。分置于墓室入口处东、西两侧。标本1,高47.3厘米。头、身分制后拼合而成,手、下肢已失落。头戴兜鑿,身穿铠甲。束带、披膊,手臂作平张状。面部涂红色,双眉粗壮隆起,两目圆睁,牙齿露出(图一六:4、图二一)。
甲骑具装俑26件。主要分置在墓室西侧和东侧北部。标本79,长32.4、高30.5厘米。武士头戴兜鑿,身披筒袖铠。左手作持马缰状,右手握拳,拳眼向上,原执物已失落(图一六:6、图一九)。马全身披铠甲,由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头戴面帘,额部顶上有三个花瓣的装饰。尻部有一圆孔,为所插寄生之处。
鸡冠帽武士俑32件。主要分布在墓室东侧南部。武士头戴黑色风帽,上置鸡冠形装饰。身着交领窄袖襦袴,足蹬靴。马身低矮,四腿短粗。涂朱红色或白色,置白色或红色鞍具。辔头齐全,一部分马匹用红线或黑线勾划出网状后鞘带。尾巴大多失落。
根据武士动作不同可分为三式。
I式2件。标本,长30.4、高31.8厘米。武士两手横置于嘴前,作吹奏状(封二:1;图一六:1)。
II式22件。标本,长31、高31.8厘米。左手执缰、右手曲握,并高高抬起(封二:2;图一六:3)。
III式8件。标本96,长30.8、高32.4厘米。左手高举曲握,手中有圆孔,持物已失。右手执缰。骑士长有络腮胡(图一六:2、图二O)。
男俑可分为三式。
I式19件。靠近墓室西、北、东三壁的外侧。标本62,高28.8厘米。戴圆形风帽,绕冠有扎带,帽的两侧及后背,皆垂裙至肩。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双手握住斜置于胸前,中间有圆孔,以插所执之物(图一五:1、图二二)。
II式18件。主要分置于墓室东侧。标本60,高2.51厘米。头戴兜鳌,正中有圆孔,为插缨之处。身着两裆铠,长方形的甲片穿缀成胸背两片,腰间有束带。左手下垂,右手高举,应为步兵俑(图一六:5、图二四)。
III式8件。零散地分置在墓室东侧和南侧。标本,高25.4厘米。戴黑色风帽,绕冠有扎带。穿斜领窄袖长袍,红色袍边。腰束带,下着袴,袴上有白色条带,应为适宜北方民族生活的“袴褶服”。双手握物拱于胸前,有插孔,持物已失(图一五:3、图二五)。
女俑6件。墓室东北角[件,其余5件均在椁室内,应为贴身侍俑。标本,高23.8厘米。梳高髻,带包巾,上有“十”字形阴线,下垂至肩。穿交领窄袖曳地长袍,掩盖双脚。双手拢于袖。包巾为黑色,袍涂朱红色,袍边作白色(图一五:4、图二六)。
胡俑4件。标本89,高25.2厘米。头戴圆形风帽,身着胡服,下部侧摆有开叉,红色袍边,衣服上有图案,两手曲握向前伸,作托物状(图一五:3、图二七)。
3.动物模型
全部为泥质灰陶,分半模制。
马12件。大多分置在墓室南侧。标本,长39、高34.2厘米。马颈及系带上有漂亮的图案,颈下系銮铃。辔头齐备,黑色的纵横网状表示輸带,横带和纵带交接处缀有圆形饰物。鞍似皮革所制,鞍桥前高后低。障泥呈横长方形状,且不紧贴马腹,分向两侧伸张。障泥上的图案新颖华丽(图一四:6、图二八)。
驮粮驴2件。标本69,长31.2、高22.8厘米。低矮瘦小。两耳直立,鞍上驮有一白色长袋。尾巴已失落(图一四:7、图二九)。
牛4件。分置于墓室的南侧和东侧。标本55,长32.6、高20.4厘米。头有笼套,四腿短粗,牛角残存3厘米,弯曲自然。周身遍涂朱红色,并有多条黑线勾划的小方格,横纵交错处有白色圆形图案(封面;图四0:2)。
陶车6件。
共有三式。I式:无顶2件。□式:鳖甲式车顶2件。DI式:卷棚式车顶2件。
标本48属于II式,置于墓室北侧。通高27.6、横宽15.7、纵长29.7厘米。车盖呈椭圆形,顶部隆起似鳖甲,车厢后方开门两扇,车厢两侧各开窗两个。窗下分别有三个孔,应为插杆竖硬所用。前舆长14.5、宽4.8厘米,是御者执策驭牛之处,底座中部有一宽2.2、高2厘米的凹槽,用以贯穿承轴。
车轮系泥质灰陶制成,施红黑色。毂长4.4厘米,用以贯轴的毂孔靠车厢的一端直径为4厘米,靠轴末一端的直径为1.8厘米。16辐,长3.9厘米。牙(车轮接地的轮圈)宽1.5~1.8厘米(图四O:1、图三O)。
骆驼1件。标本,高17.8厘米。蹲卧状,遍施白彩,残损严重(图一四;2)。
猪1件。标本92,长18、高12.2厘米(图一四:3、图三一)。
羊2件。标本90,长17.8、高9.5厘米(图一四:4、图三二)。
狗2件。标本13,长13.6、高6.3厘米(图一四:5、图三三)。
4.实物模型
碓1件。标本91,长23.2、宽6厘米。杵搁在附架上,起落方便。臼盘呈圆形(图四一:1、图三四)。
井1件。标本83,平面呈圆形。口径10.6、底径8.6、通高8.7厘米(图四一:4、图三五)。
灶1件。标本82,高22、宽24厘米。挡火板呈山字形,灶上置炊具釜、甑(图四一:2、图三六)。
磨1件。分磨盘和磨台两件。标本93,磨盘平面呈圆形,直径8.8厘米,磨台残(图四一:3、图三七)。
5.陶器
罐1件。出土于椁室南部。标本,高15.2厘米。盘口、圆唇、粗颈、溜肩、鼓腹、平底。最大腹径16.1、口径11.1、底径7厘米。颈、腹部有三道水波纹,还有模糊不清的暗纹,泥质灰陶,制作加工非常粗糙(图四一:5、图三八)。
6.墓铭砖
位于墓道北过洞的回填土中。
墓砖灰色,正反面都没有任何纹饰,长30、宽15、厚5厘米。在砖的一面阴刻3行25字,并在字上涂有红色,内容是“大代太和元年岁次丁巳幽州刺史敦煌公敦煌郡宋绍祖之柩”(图三九)。太和元年即公元年,是文明太皇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共同执政、社会逐步走向安定的时期。《魏书》、《北史》、《资治通鉴》等正史中均未见有关宋绍祖其人的记载。幽州领燕、范阳、渔阳三郡,县十八。户三万九千五百八十,口一十四万五百三十六
7.其他
石供桌1个,长39、宽30、高10厘米。石板一块,与石供桌均摆在前廊。银镯一副,位于椁盖板上。另外,小件器物还有铁制小镜1面,琥珀饰件3个,陶质小碟3个,漆盘2个。
三结语
1.大同北魏时称平城,自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年),作为北魏王朝的国都近一个世纪。据史料记载:在此其间,北魏统治者向平城及其畿内之地掳获强徙的人口达一百万之上,从全国各地频繁地移民,大大地加速了北魏都城的民族融合,这一时代特征在宋绍祖的墓中也有所表现。
石匠们以其准确而细致的手法雕凿了前廊后室的石椁,不仅模仿和继承了中原木结构的建筑形式,而且体现了当时独特的艺术风格。墓葬形制和大量的随葬陶俑,反映出北魏太和初年,平城地区的墓葬制度已经接受了汉晋墓葬制度的许多主要内容,出行陶俑群以华美的牛车为中心,更是承袭西晋以来中原随葬俑群的传统。壁画中所绘主要人物,也是头戴冠、身着宽衣博带的中原流行服饰。
墓葬中也有许多方面显示出游牧经济和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特色,突出的有,在俑群中有大量甲骑具装和鸡冠帽轻装骑兵,正反映出拓跋鲜卑军队以及骑兵为主力兵种的特色。还有造型逼真的骆驼以及背负重囊的驴,这都是过去汉晋俑群中没有出现过的新内容。许多陶俑的服饰和面相,也都显示着鲜卑族的特色。女俑头梳高髻包巾,长裙曳地;男俑身着斜领窄袖衫袍,头戴鲜卑帽。男女俑均造型各异,生动逼真。另外,胡俑的出现反映了东西文化交流的现象。墓中出土了4个高鼻深目的胡俑,他们的服饰与众俑不同,尽管肢体残缺,但根据动作判断应为伎乐俑。史料记载,孝文帝太和元年(年),北魏宫廷内已有“四夷歌舞”之设,这说明西域音乐在北朝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近几十年来,大同附近发掘的主要北魏时期墓葬有:方山永固陵,位于大同市25公里西寺儿梁山的南部,是北魏文明太皇太后冯氏的陵墓⑴,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年),入葬于太和十四年(年)。与其相距不足1公里处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虚宫“万年堂”,是同时期的墓葬。“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瑯康王”司马金龙墓,位于大同市石家寨村西南⑶。“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平城镇将”元淑墓,位于东王村西北"1。通过发掘以上四处及湖东编组站、电焊器材厂、智家堡村等许多中小型北魏墓葬,使我们明确地认识到:(1)在迁洛之前的平城地区,北魏墓葬中已出现了带天井与过洞的长斜坡墓道形制。建立这种形制,并且有明确纪年,宋绍祖墓是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一座。(2)迁洛之前平城地区砖砌墓葬“多为南北向、平面近方形,四壁向外凸呈弧线形,顶部为四角攒尖顶”,这种特点自魏晋以来在中原地区甚为流行。宋绍祖墓的发掘,使我们了解到北魏太和初年陵墓的建造和制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鲜卑统治者接受中原文化的程度。(3)迁洛之前的平城地区迄今已发现的墓葬中,除宋绍祖墓之外,仅有大同市南郊智家堡村出土一石椁墓,但形制比较简单叫如宋绍祖墓这样既有精美的石椁室又有漂亮的石棺床,并且有明确纪年,这在已知的北魏墓中是非常罕见的。
3.年发现的司马金龙墓,距宋绍祖墓只有4公里。他葬于太和八年(年),其妻姬氏葬于延兴四年(年),宋绍祖墓为太和元年(年),介于~年之间,大量的陶俑无论是从组合还是造型上,两墓基本一致,显示出了相同的时代风貌。司马金龙墓的陶俑大多上釉,远不及宋绍祖墓彩绘陶俑细腻、逼真。
近年来,大同地区陆续出土了一些彩绘陶俑,如大同南郊西河河村、阳高强家营村、阳高下深井乡附近,根据彩绘人物俑的面像、服饰、动作等判断,应该是同时期的墓葬,只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法与司马金龙墓和宋绍祖墓相比。
年发掘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早期墓⑹,出土的陶俑与宋绍祖墓有相似之处,但这些俑颇为拙稚,仅塑出大轮廓,缺乏细致刻划,牛、马的四肢粗大,比例也不协调。宋绍祖墓共出土人物俑件,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无论是男俑还是女俑,体貌和身躯比例已颇匀称,造型亦较生动,已脱稚拙及身躯不合比例的初始形态。马的造型也非常劲健优美,不仅鞍辔齐备,而且图案漂亮。可见骏马在拓跋鲜卑族游牧民族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位于大同市城西的云冈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仿木建筑的石雕艺术,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凿时间可分为三期。第二期大约为公元—年,其中9、10、12窟均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9、10窟前室北壁中部均雕刻有仿木结构的屋形门龛,门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状,上有莲花五枚。第10窟后室南壁拱门门楣上雕刻有五朵团莲配有化生童子的上半身。宋绍祖墓葬中石椁门楣的形状和门簪五枚的特征与石窟非常相似。
一斗三升人字桃在云冈石窟屋形龛和门楼中多处出现,与墓葬中的建筑形制是相吻合的。人字棋呈直线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字棋逐渐改成弧线。如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一窟北齐开凿,柱廊两根,柱头上大斗口内设替木承横向额析,杭上雕一斗三升和人字検,棋头卷刹刻锯齿形卷瓣,人字棋的形制已改变北魏时期的直线而缓和成弧线”
此次发掘的宋绍祖墓以及周围的砖室墓葬,与司马金龙墓、元淑墓均相距不远,考古发掘再次证实了马铺山以南、御河之东是北魏贵族、官僚等上层人物的墓葬区。
参加发掘者:张庆捷左雁刘俊喜张海啸 张志忠高 松高峰
绘 图:高松 张海啸 高 峰
摄 影:高峰
执 笔:刘俊喜 张志忠 左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