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釉让你分清到底什么是釉上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解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釉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开片今天就着重给大家讲解一下怎么区分“釉上”“釉中”“釉下”所谓“釉下”,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此时的图案是被覆盖于陶瓷釉药之下的,因此被称为“釉下装饰”,简称“釉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花。那么,釉中,则是一个比较新的叫法,釉中彩瓷器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此时,彩绘颜料是悬浮于釉之中的;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着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彩夹在两层釉中,是名副其实的釉中彩,简称“釉中”。所谓“釉上”,指的是在陶瓷经过高温煅烧之后,成为陶瓷成品,此时,表面的釉层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以低温颜料绘制图案,再经过度前后的烤烧,此时的图案,是附于陶瓷釉层表面的,如此的装饰工艺,叫做“釉上彩装饰”,也简称“釉上”。釉上彩绘,由于附在表面,在强烈的物理摩擦下或者数百年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可能会受到磨蚀。想釉上五彩、粉彩、青花五彩这类的瓷器都是釉上彩总结一下区别:釉下和釉中实际除了操作上的细微差别,实际性质相同,彩绘装饰的步骤与陶瓷正烧同步,都是融合在釉药里。釉上,顾名思义,是在陶瓷器物成熟后附加上去的,颜色是在釉药表面,物理牢固度相对较弱,事实上,釉中和釉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将彩绘的工艺与烧制结合在一起,让色彩熔在胎体,起到绝对的保护,持久恒定,只要陶瓷存在,彩绘就存在。正因为这些工艺学上的区别,装饰手段上的不同,也造就了装饰风格的差异,各有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传统陶瓷彩绘装饰的绚烂篇章。在现代和将来仍然会被作为陶瓷艺术的重要创作手段无限延续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