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车主,你是否担心过买到假机油。如同莆田假鞋,假机油在中国,已成为一项产业。随着造假技术日益“精进”,假机油越来越难被识破。除非发动机自己能开口:“兄弟,今天这机油,味道不太对”,你几乎没有办法,看穿那些高仿的“A货”。电商网购发展,也没能让假机油收敛。仅年上半年,就有十余起假机油案告破。原本应隐藏于黑暗的假货,为何屡禁不止;甚至在正规渠道,也堂而皇之销售?◆小作坊里的“黑色生意”暴利,是假机油的核心动力。一个简陋的作坊,几台肮脏的机器,就能造出价值百万、甚至上亿的产品。假机油很赚钱,但到底有多赚,似乎没人能说清。机油产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油、添加剂、包装。一罐假机油能赚多少,取决于这三块成本能降到多低。从生产过程看,造机油不难,造好机油难,这给了造假者很大空间。基础油是机油的“底料”。通常我们说的矿物油、全合成、PAO,都是指基础油类型。一罐好机油,首先要有好的基础油。机油企业众多,但多数不具备基础油生产能力。基础油属于石油工业衍生品,一般从原油提炼,或者从天然气合成。除了美孚、壳牌、嘉实多、长城、昆仑这些企业,本身就是石油巨头;多数企业,只能依靠采购。中国是基础油进口大国,每年基础油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0倍以上。据海关统计,年1-5月,中国基础油进口总量96.98万吨;出口量仅0.85万吨。进口总额6.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63亿元),平均每吨约元。从国内采购,价格类似。中国润滑油网显示,N(Ⅱ)基础油(一种二类基础油)价格在每吨-元之间。更高端的三类基础油、PAO全合成基础油,采购价格则在每吨1-3万元左右。部分造假者,为进一步降低成本,会选择废油回收、走私油等来路不明的渠道。年,广州增城破获的某假机油案嫌疑人交待,通过废机油提炼,一吨“底料”成本不到元。添加剂是机油的“调料”。机油中,添加剂含量通常在1%-25%之间。基础油决定了机油的粘度、倾点(低温流动性)等物理性能;添加剂,则赋予机油清洁、抗氧化等“特殊能力”。添加剂,是好机油的“秘方”。一款机油中,可能用到的添加剂,包括分散剂、清净剂、抗氧剂、黏度指数改进剂等十余种。多数企业,并不具备添加剂生产能力。添加剂是机油的“芯片”,涉及分子层面物质合成,部分添加剂合成,技术难度很高。目前,全球添加剂市场被路博润(Lubrizol)、润英联(Infineum)、雪佛龙奥伦耐(ChevronOronite)、雅富顿(Afton)四大巨头把持,合占全球市场份额约85%。国内上海海润、中石油兰州、锦州石化等企业,也具备添加剂生产能力,但多以单剂为主,部分关键技术,仍然没有突破。据海关资料统计,年,中国机油添加剂市场规模约亿元,其中72%为进口。根据配方不同,高端机油和低端机油,添加剂成本可能相差数十元。添加剂采购价格一般在每吨5万元左右,为了省钱,假机油可能少添或者不添。广东肇庆一位假机油生产者表示,不用算添加剂价格,美孚、嘉实、壳牌,你要什么,他调什么。“SN级别的5W-40我们都能做,广州有几个客户都是从我这里拿货。”对于假机油,包装成本可能比油更高。有假机油生产者表示,由于“美嘉壳”更新了包装,现在技术还没跟上;加上“查得严”,广州好几家包装厂暂时都不做了。为了防止造假,“美嘉壳”一直在升级防伪技术。比如壳牌最新包装,用了3D立体光变效果、四维全息图案、双层防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