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石头的精髓,你真的了解吗

奇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奇石用来干嘛的?用来看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奇石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当然,不同人的审美情趣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因而审美能力不同决定奇石的不同归属。奇石鉴赏与传统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说来,上品奇石具有整体美、空灵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征。先说整体美奇石的整体表现在首尾贯串,左顾右盼,保持天然完整,不破不损,因为支离破碎的形象是没有审美感染力的。再说空灵美奇石的空灵美表现在以小寓大,避实就虚,天然小块奇石经过近观静赏,能给人一种空谷传声,幽静深远的精神意趣。后说意境美这是奇石审美的最高境界。鉴赏奇石时,首先看其能否使观赏者情由景生,启悟心灵,产生联想,从石中体悟到悠远脱俗的意蕴。上佳的奇石如同中国写意画,神似重于形似,作品能传神,笔简意远,表现一种超脱的生活境界。关于奇石鉴赏,古代有“瘦、皱、漏、透”的说法。“瘦”可体现奇石的阳刚之美,露骨裸筋不臃肿,刚硬苗条,骨架坚实而又娴娜多姿,轮廓清晰明了,气势棱角毕现。“皱”是指石体表现凹凸不平,纹路密布,纡回峭折,起伏松驰。“漏”是石身含洞眼,能通视线,能走水通烟。“透”是说奇石空灵剔透,玲珑可人,以有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能显示出背景的无垠,令人遐想。这四个字正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对象形石的鉴赏,一要发掘形态美的内涵和外延;二要从稳定、均衡、力量、态势、巧妙、含蓄、抽象及构图、章法等方面去品评;三要抓住物象形态,兼顾总体和局部、重点和一般。对纹理石的鉴赏,则看其石质坚硬,形态天然优美,色调丰富、纹理清晰,图象生动,意境深邃。对纹理石的鉴赏,一看纹理是否由质、形、纹、色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构成;二看是否具有具象、抽象、意象、幻象的画面;三看石中画面是否情景交融、形神兼备,此为最佳。而文字石则要以字形、字体、字意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同时也要看石形、质地和色纹等。鉴赏文字石,一要看字形是否清晰可辨,能被多数人公认;二要看石中字形是否纯净,好的文字石应无杂乱笔划;三要看字的位置是否适中,如果字如楷、草、隶、篆诸体或某名人之字,则更为奇妙。人的审美情趣不同,文化层次也不同,因此,对同一块石头会做出不同评价!玩石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它是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艺术紧密相连。比如,把漏透瘦皱作为太湖石或其他景观石头的审美标准,就折射了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而对一般石头来说,素雅,质朴,意味恬淡,意境深远等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是鉴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这需要玩石人必须具备较深厚的中国人文知识以及文史诗词绘画书法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什么是真正的好石头?奇石有五德五品五味之说。1、石有五德:质色形纹韵一件奇石的好坏,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我们一眼看去,凭借直觉就可以断定一块石头的好坏,再加以分析知道:好的奇石质地优良,造型美观,色彩雅致,图案纹理奇异,内涵丰富深刻或吉祥喜庆。反之,我们再用质色形纹韵诸指标来衡量一块石头,做出评价。但是,这仅仅是赏石的第一个境界,赏石的更高境界是从精品中悟出石之五味。2、石有五味:美雅奇意朴美,有各种见解,俗美,雅美,丑美;有外在美,有内涵美;有华丽之美,有质朴之美,等等。我这里所说的美,是指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旨趣和美学思想的美,当然包括俗文化中的俗美,更重要的是历史以来文人雅士所推崇的高雅之美。所以,我补充了“雅”,仅仅美观不够,一块石头必须看上去雅致,就像一个美女,仅仅漂亮是不够的必须气质高雅。既是奇石,奇不可少,奇才显得稀少而弥足珍贵。一块石头仅仅具备了“美雅奇”仍然不够,它必须有思想内容,有象征意义,有文化内涵!最后加一个“朴”,主要说的是石头的质的颜色。奇石的精髓是“质朴之美”,《道德经》说:“道常无名,朴”,可见质朴自然是道德本质。《道德经》又说:“圣人被褐怀玉”“见朴抱素”“大巧若拙”,“知其黑守其白”3、石有五品:精品,珍品,神品,极品,绝品关于奇石品位的界定,宝石化石陨石晶体以外的石头,质形色乃赏石三要素,缺一不可,少一样便是垃圾,三要素俱佳,方为精品。在此基础上,纹或韵俱佳方为珍品;在此基础上形或纹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好,石之五味美雅奇意朴具备才是神品;进一步必须是宝石化石陨石晶体若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有很好的文化底蕴,方为极品;在前面的基础上,完美无缺,世所罕见,绝无竟有者是为绝品!赏石文化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面对千姿百态的奇石,慢慢观赏,细细品味,那绚丽的色彩、流畅的花纹,或似人若马、栩栩如生;或小桥流水,天然成画,真可谓一石一世界,拥抱自然,神游天下,可领略到无穷的审美情趣。应用传统美学理论来鉴赏奇石,在鉴赏奇石中领会传统美学,可以使我们赏石水平产生质的飞跃,得到迅速的提高。《一石一故事》抗疫特别版活动征集面向广大石友旨在为赏石交流流通搭建便利的平台!欢迎各位石友将提供图片和文章将自己的藏石分享给大众欣赏!投稿邮箱:xxzn

qminggroup.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