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海洋日来了!
你对海洋的了解有多少?你知道水下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吗?
她被称为“海的女儿”,几乎每日都潜入水下,用镜头记录广袤的海底世界。北至渤海的海洋牧场,南至南海的深邃蓝洞,东至台湾省的沉船遗址,西至云南的水下古城,都留下了她拍摄的身影。从《寻找鲸鲨》到《水下中国》《潜行天下》,再到如今正在拍摄的《水下中国》第二季,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水下中国之美。她就是水下纪录片导演,水下摄影师周芳。
周芳导演说,“中国人拍摄自己的水下世界,我们并非是以物见物,而是以物见人,以物见中国。”那么,她拍摄水下中国的想法从何而来?在拍摄中有哪些惊险奇遇?在她看来,中国水下最大的“宝藏”是什么?近日,周芳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的专访,分享了她与海洋的不解情缘。
用镜头记录中国水下的千年文明
中国,这个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河流、湖泊以及近万平方公里海域的辽阔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每一处海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对于周芳而言,《水下中国》第一季的拍摄是拓荒者探索未知世界时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的成功激发了她持续创作的动力。水下不管是自然生态还是水文环境都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加上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因此这是第一季拍摄最难的地方。
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周芳身兼数职,担任了导演、制片人、摄影师等多重角色,“拍摄第一季确实比较难,但最难的一步都跨过去了,也让我们在未知领域看到了一个如此美丽的全新世界。当这扇门打开之后,我也希望带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水下世界。”第一季的成功在周芳心中点燃了希望的火种,成为她持续拍摄的动力。
此前,作为资深潜水爱好者,周芳曾看过大量国外的海洋纪录片,也曾在国外被人问起“中国的水下有什么?”“这成了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我想把中国的水下了解清楚,然后把它介绍给外国的潜水爱好者或海洋爱好者们。”周芳说。然而,推动周芳勇敢迈出第一步的,还要追溯到年在北极的那次冰潜。“当时我遇到了一个俄罗斯教练,他说你来自中国,知道抚仙湖吗?有没有在那里潜过水?我说我没去过,他就跟我描绘他之前去时看到的景象,说底下非常美,而且听说有一座古城……”这段对话让“心怀远方”的周芳思考,“中国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有全世界最多的河流、最复杂的水系,我是不是应该记录中国水下之美?”
于是,周芳带领着她的小团队出发了,用摄像机唤醒沉睡在抚仙湖下的古城,用真实的影像记录回应纷杂的流言传说。抚仙湖水下古城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中有的建筑图案和古滇国青铜器上的图案非常相似。“我们拍了3年,总算摸清楚了抚仙湖水下的石质建筑群。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石质建筑群应属三星堆时期,距今约2年至年,比古滇国的历史还要早。”周芳说,“这一次拍摄让我感受到了水下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找到了用镜头记录中国水下千年文化的信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水域独特的记录价值。”
周芳希望呈现给世人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水下世界。“第一季我们希望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水下,不仅是自然内容还包括历史人文,呈现相对立体的矩阵,因此第一季不是纯自然的纪录片,而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纪录片。”
用有趣的表达做不一样的科普
在周芳看来,每一个选题都是全新的,不论是珊瑚产卵的那一刻,抑或是洞穴里的黑暗世界都深深地吸引着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不断发问,又不断深潜入水底寻找答案。
生活在洞穴最底层的盲虾视力已完全退化,不依靠眼睛,它们该如何生活?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寻找到异性并繁殖?周芳怀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中国喀斯特地下河的黑暗世界里,“当时我和另外一位摄影师非常惊喜看到了盲虾,但也差点丢掉了性命。”
水下拍摄危险四伏,这让周芳随时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
洞穴潜水风险系数极高,在幽深的水下洞穴里,潜水者对方向的把控几乎完全依靠一根引导绳,顺着这根生命绳才能沿原路走出弯曲深邃的通道。“看到盲虾以后我们太兴奋了,不过也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就偏离了引导绳,跟着盲虾进了旁边的一个小洞。”周芳向记者描述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脚蹼踢到岩壁,扬起了厚厚的灰尘,洞里的能见度瞬间为零,我们马上迷失了方向。因为拍摄的时候在不停调整方向,所以早就不知道哪边是洞口了,那个时候还是挺紧张的。”不过,周芳和另一位摄影师很快冷静下来,顺着洞壁摸索前进,所幸洞里是个死胡同,发现自己走反方向后两人立刻掉头,最终成功脱困。
这个“拿命创造的选题”的结果令她十分欣慰,在洞穴里拍摄到的盲虾,是国内纪录片中的首次。第一集《黑暗洞穴》,就从“盲虾的爱情密码”入手娓娓道来。原来,盲虾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皮肤十分敏感,甚至能感知到微弱的水流碰撞到洞壁。而对异性的吸引则全依靠它们发达的嗅觉系统——雌虾会在水中分泌“爱的讯号”,雄虾通过“闻香识美人”的方式准确地找到伴侣。“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比较有趣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到生物的独特行为,来达到科普的目的。”周芳在采访中说。
盲虾
另一集《秘密花园》的主题是珊瑚礁,这么多年国外拍出过许多精美的珊瑚礁画面,如何再拍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珊瑚礁呢?带着这个问题,周芳和她的团队做了很长时间的实地调研。
水面之上是万平方公里,而水面之下则是无法丈量的未知,周芳希望用镜头捕捉的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奇迹,更是人类生活的痕迹和生存的故事。“我们到了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一个叫南极村的村落,在这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村子里许多古老的房子都由珊瑚修砌而成,这个现象吸引了我,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有这样独特的和珊瑚相关的人文环境呢?”周芳来到南极村实地走访,并深入海底调研,最终发现原来是这个地方有着大规模的珊瑚礁,死珊瑚冲到岸上后当地渔民就将其做成了这种古老但是冬暖夏凉的房子,成为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论是珊瑚所在的独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抑或是因珊瑚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习俗,都共同构成了与国外截然不同的珊瑚礁生态环境。“我希望能将这些和国外大堡礁珊瑚、马尔代夫珊瑚不太一样的、除美丽之外还蕴藏着中国讯号的珊瑚文化介绍给中国乃至世界。”
与鲨为友成功化身海洋生物守护者
从拍摄第一部纪录片《寻找鲸鲨》开始,周芳已与鲨鱼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她拍过全世界最有攻击性的四大鲨鱼——大白鲨、虎鲨、公牛鲨和远洋白鳍鲨,也拍过温柔可爱的锤头鲨、护士鲨、鲸鲨,还有很多不像鲨鱼的牛头鲨、猫鲨、须鲨等30多种鲨鱼。
“我其实最开始很怕鲨鱼,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拍摄,对鲨鱼已经从害怕到了解再到现在像朋友一样。”在周芳看来,鲨鱼并非是刻板印象中那样简单粗暴的生物,相反,它们聪明有个性,不同的鲨鱼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人类之间能够实现情感的连接。“我跟鲨鱼有很多次面对面的接触,记得有一次我在日本海下拍摄的时候被鲨鱼撞了,面罩都被撞掉了。”周芳平静地向记者回忆那次惊险的经历,“当时我就感受到,在这种无意的碰撞中,它们并不会因为我们距离很近,甚至它的嘴贴在我的头上,就顺嘴把我吃掉,并不是这样的,它们真的不会无缘无故伤害我们。”
与鲨鱼结下不解之缘的周芳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