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珐琅瓷以115亿成交,乾隆打碎99

一件珐琅瓷以1.15亿成交,乾隆打碎99支后,剩下另一件成为国宝

文青衫文斋

元代最著名的瓷器是青花瓷,青花瓷也是目前文物拍卖市场上最值钱的元代古董。如果以拍卖价来看,目前全世界最值钱的瓷器就是著名的元代青花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支青花梅瓶曾经拍出过8亿港元,价格上“天下无敌”。以拍卖价来看,元代最值钱的是青花瓷,那明清时代最值钱的东西又是什么呢?大家可能知道有一种瓷器叫做珐琅瓷,珐琅瓷又名瓷胎画珐琅,也称为景泰蓝,是在铜胎上描珐琅釉烘烤而成,如果改在瓷胎上描珐琅釉,制成的瓷器就叫珐琅彩。

珐琅瓷历来是皇家之物,民间不能使用。一般是由景德镇烧制出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后,再由宫中专门技师画上珐琅彩釉,最后进入烘烤流程。从事珐琅瓷制作的画工技艺要求特高,加工水平也受到严格控制,如最后的成品一有缺陷,便被即刻打碎,次品都不能外流。民国之前,民间百姓根本无缘见到这种珐琅瓷。“珐琅”并非由中国人首创,唐代的大食人就制造出了珐琅器。传入中国后,珐琅工艺在明朝的景泰皇帝时期达到了巅峰,所以人们有时又用“景泰蓝”来代称“珐琅”。

由于“景泰蓝”瓷器是专供宫廷皇室玩赏之用,数量稀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往往有价无市。在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名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的珐琅瓷器拍出了1.15亿港币的价钱,创下了清代瓷器的最高拍卖价。这件瓷器的图案是由花卉、湖石、锦鸡组成,造型栩栩如生,颜色浓淡相宜,画风活泼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后面还有“乾隆御制”四个字,使得这件瓷器的价值迅猛攀升。就价格而言,这支“乾隆御制锦鸡图双耳瓶”目前独占鳌头,但就价值而言,还有一件珐琅瓷器更胜一筹。那就是今天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

传世的珐琅瓷器有大多是盆,碗之类,珐琅瓷器里的立瓶,全世界只有4件,除上面所说的“乾隆御制锦鸡图双耳瓶”外,还有两件在英国的两位私人收藏家手里,而且还稍有破损,因此,这件立瓶“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就显得尤为珍贵了。从艺术价值来看,天津博物馆这件“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更要高于“乾隆御制锦鸡图双耳瓶”,而且它的制作过程十分曲折,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使得它的综合艺术价值居于现在存世的4件立瓶之首。

据说,乾隆皇帝十分痴迷珐琅瓷,他想要世上最好的工匠为他定制一支珐琅瓷立瓶。富有全天下的乾隆说做就做,景德镇官窑奉旨烧制。首先,在景德镇的官窑里烧好瓶胎个,从中挑出个上等瓶胎,送进京城,在皇宫里搭建瓷窑,开始在瓶胎上绘制珐琅图案,最后进行精心烘烤。出窑后,乾隆皇帝亲自一一检测,从支立瓶中只挑出一只最为完美者,然后打碎其余99支,剩下这支“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就是百里挑一的精品、孤品,成为国宝,完全符合皇帝“寡人”的独一无二的身份。

我们可以看出,“芍药雉鸡纹玉壶春瓶”之所以能成为国宝,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结果。一件国宝的诞生,以99支“国宝”的毁弃作为代价。小小的一件文物,背后反映的却是拥有皇权的乾隆的傲慢。乾隆认为,这种精美的瓷器只能由他一个人来享用,绝不能流入民间。目前,一些藏家手中的珐琅彩瓷器,大多是在清朝末年流出宫廷,或是以英法为首的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但据统计,整个世界收藏市场流通的珐琅彩瓷器也不会超过60件,物以稀为贵,珐琅彩瓷器成为珍品也就可以理解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