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陕北官吏豪强驱着车队招摇过市的场景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车辚辚马啸啸的车骑出行

李贵龙

古人最伟大的发现当属火和圆的发现。学会了火的利用和保存,使人类敲开了步入光明历史的门槛;发现了圆的滚动,使重物移动变得轻盈,人类历史发展的速度加快。据传说在距今五六千年的时候,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受蓬草被风吹动便在地上快速滚动的启发,发现了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利用圆的滚动发明了车,使运输和旅行的方式、速度有了根本的改变和质的飞跃。由此黄帝获得“轩辕”的尊称(图4-59)。

考古所发现的马车痕迹,最早者为商代,要比传说中车的发明晚了两千多年。考古发现的马车绝不是车的原始形态,车的出现应当比商代马车出现早得多。据传在夏代就有了专门管理车辆的官员,奚仲就是夏代的车正,负责管理车辆,并根据用车者的身份地位,对所用车辆的优劣定出了相应的等级,“尊卑上下,各有等级”。可见在夏代不仅已有了车,而且车的质量档次也有了严格的等级。当然,因为没有考古佐证,谁也无法说得清车起源的具体年代。

在商周时期,车不仅是运输、出行的工具,也是军队作战的重要军事装备。直到战国时期,受胡服骑射的影响,骑兵开始取代战车兵。到了汉代,战车退出了军事征战的舞台,仅在军队中作为辎重物资车使用,马车则成为权贵富豪们的代步工具。

在陕北汉画像石中有大量的车骑出行图像,使今天的人们得以窥见汉代陕北乃至北方地区官吏豪强驱着车队招摇过市的情景。

米脂县官庄M3前室北壁横额石高35.5厘米、宽厘米(图4-60)。画面横分两栏。上格左右角上分别刻日月轮,日轮在右,涂朱色,月轮在左。日月轮间为蔓草卷云纹,纹饰间刻龙、凤、犬等珍禽瑞兽补白,增强祥瑞的神秘感。下栏左部为狩猎场面,右部为祥瑞图,中间为车骑出行图。图中间刻一辆轺车,车上驭手和乘者戴进贤冠,车前有二戴进贤冠骑者做前导,车后有一骑护卫执策跟随。这是一辆车马的出行图。

米脂县官庄M6墓门横额石(图4-61)是一幅两辆车马的出行图。原石高42厘米、宽厘米。画面分为上下两栏。上栏及两端为如意云纹,中间刻仙鹤仙鹿。下栏正中刻一垂挂帷幔的阁楼,阁楼左右为完全对称的图像,前面为侍仆,侍仆身后为一名导骑和一辆轺车,左右两边相向朝阁楼而去。

神木大保当M5墓门石(图4-62)高35.5厘米、宽.5厘米。画面分上下两栏。上栏为珍禽瑞兽图。下栏正中为狩猎图,左右端各刻一辆轺车。车中各乘二人:一人戴帻,穿红衣,为驭手,勒辔执缰,策马前行;另一人体态丰腴,戴进贤冠,穿红衣,为主人,神态安逸,端坐车中。没有导护骑士前导后护。

米脂县官庄M3墓门横额石(图4-63)是一幅三辆马车的出行图。原石高31.5厘米、宽厘米。画面分为上下两栏。上栏为枝柯纹和卷草纹组成的纹饰,下方空白处填刻人物和动物。下栏为车骑出行图。前面两辆树伞形车盖、四面敞露的轺车向左而行,车内乘者头戴进贤冠,身着交领袍服,驭手也戴进贤冠,着袍服,双手执缰绳于胸前驭马急驰。轺车后为一辆軿车,车盖顶部隆起,后舆屏蔽,驭手头戴平顶帽,一手牵缰,一手举策催马急驰。三辆车前后有导从四人乘四匹驭马,紧随车队,其中二人手持弓弩。画面左端有二位戴进贤冠、着宽袖长袍者,捧笏躬身面向轺车而立,恭迎宾客。

神木大保当M23墓门(图4-64)石高40厘米、宽.5厘米。画面分为上下两栏。上栏为狩猎图。下栏为车骑出行图,一导骑二护骑和轺车、軿车、辇车三辆车组成的车骑出行队伍由东向西而行。神木汉画像石中车骑出行图的数量不多,且车骑队伍最多的也只有三辆车,没有像绥德、米脂汉画像石中有五辆、七辆,甚至十辆车的宏大的车骑出行场面。绥德县四十里铺出土的一块高33厘米、宽厘米的墓室横额(图4-65)石,刻画的是一幅四辆马车的出行图。画面外栏为卷云纹。内栏左边是狩猎图。两骑猎手飞马搭箭追射禽兽,追射得禽兽四处逃命;右边是三辆轺车朝狩猎者方向奔驰,车内乘者头戴进贤冠,着袍服,驭手戴平顶帽持缰驭马;轺车后一辆軿车紧跟。

米脂官庄M2前室北壁横额石(图4-66)高33厘米、宽厘米。这是一幅由五辆车组成的车骑出行图。画面外栏为窃曲纹,龙凤缠枝绕干,珍禽瑞兽隐现其间。内栏为车骑出行图。画面右端为一豪宅大院,院内外刻三棵茂盛的大树和一株嘉禾,宅院大门旁为一戴帽着长襦大袴的拥彗门吏。五辆轺车列队向左而行,十八骑导护骑士前导后护着五辆轺车。乘者皆戴进贤冠静坐车内,驭手戴武冠勒缰扬鞭驰马而行,骑手戴武弁大冠或进贤冠或帻,持戟导护轺车而行。

绥德县黄家塔王圣序墓后室横额石(图4-67)高48厘米、宽厘米。画面上、中、下分为三栏。上栏为卷云纹、羽人斗兽图以及仙鹿、丹凤等祥瑞禽兽组成纹饰。中栏左右部为吉羊、青龙、白虎、麒麟等组成的祥瑞图,中间为二骑射手狩猎图。下栏为四辆轺车、两辆軿车、六骑持戟护卫组成的车骑出行图。

米脂县官庄M6前室西壁横壁石上两栏为八辆车组成的车骑出行图(图4-68)。上栏左端为三躬身跪拜迎迓者,迎接宾客的到来。上下两栏由五辆轺车、三辆軿车组成出行队伍,十一骑护卫前导后护在车辆的前后,浩浩荡荡前行。

米脂官庄M1前室北壁横额石(图4-69)高36.5厘米、宽.5厘米。主题画面为十辆轺车的车骑出行图。这是目前为止陕北汉画像石中车辆最多的一幅车骑出行图。画面横分为两栏。上栏为连续蔓草卷云纹图案。下栏是长卷式的车骑出行图。十辆轺车鱼贯而行,剪影式地刻出车马轮廓,墨线相交的两圆勾画车轮,车厢及车马套接构件车辕、车衡、轭、杆等以墨彩描绘,马身细节及马具以线描绘。马匹动态各异,生动传神,其中八匹马昂首嘶鸣,一匹马低首前行,一匹马回首探望。车内乘坐者皆头戴进贤冠,身着袍服。驾车驭手都头戴武冠。这么庞大的车骑队伍只在队伍的最后跟随一骑护卫。

米脂官庄M8后室口墓室横额石(图4-70)高34厘米、宽厘米,是一幅迎迓车骑队伍的画面。画面分为上下两栏。上栏为窃曲纹,中间穿插刻绘珍禽瑞兽。下栏画面左端为一座豪宅大院,院外执彗门吏等七人躬身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的车骑队伍由五辆轺车、一辆軿车和十五骑前导后卫骑吏、两位执便面的步卒组成,浩浩荡荡向主人的豪宅大院驰来。这是迎接远道而来客人车队的场面。

米脂官庄M2前室南壁横额石画面则是停在主人家的车马图(图4-71),共八辆轺车,每车由二马套驾。在每辆轺车上方的凸起平面上,分别以阴线竖刻两行六字,标明车马所属的主人。自左而右可辨的为“五原太守车马”“朔方太守车马”“上郡太守车马”“定襄太守车马”,其他题刻漫漶不清,当为并州诸郡八位太守的车马。这是陕北汉画中唯一有车马属别题刻的图像。在诸多车骑出行图的构图方式上,车马大多排列为一条直线,形成一列式队列,很是循规蹈矩,极其程式化。

绥德县白家山汉墓出土的车骑出行图(图4-72)的画面却突破了这种整齐划一的格局。该石高36厘米、宽厘米。车骑队伍从右向左行进,最前面是两名徒步执仪仗的导侍开道前行,接着两辆导车已从山坡驶入平坦处,导骑旁躬立二捧笏谒拜迎迓者,三辆轺车向山下驶来,后边三辆轺车在崎岖不平的山道间颠簸上山。十二骑护卫远远守护着车队,其中一骑者宽衣解带下马步行,二骑者窜入山中猎射禽兽,窜出山林的野鹿惊得狂奔乱跳,一匹马受到车骑惊扰,把骑者及鞍具抛在地上,骑手生死未卜。整个车骑队伍沿山路弯曲而弯曲,加上不尽职守的护卫骑手的随意行为,没有表现出规整划一格局,使人感到这支车骑队伍的松散和不威严。当然,从构图的角度审视,构图活泼,车骑队伍依山体曲线而行,给人以韵律感,增强了运动感和世俗百象的表现力。有的画像石上还把车骑队伍竖排在每一格内,很有连环画的感觉,表现出另一种视觉效果。

米脂官庄M7前室东壁一对门竖石(图4-73、图4-74)就是这种形式的车骑出行图。两石画面各竖分为六格,完全对称构图,呈倒叙式布置画面,一格是宾主在有帷幔的阁楼内凭几跽坐亲切交谈,二格、三格分别是轺车和軿车,四格、五格是持戟挽弓的护卫,六格为牛拉辇车。虽然分格刻画,我们也可看出这是三辆车四护卫的车骑出行队伍,经过一段路的行进,乘车宾客已来到主人家,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

绥德县五里店也出土了一块类似的车骑出行图的画像石(图4-75)。画面竖分为五格:一、三格为轺车;二格为軿车;四格为持戟握弓的护卫;五格为一株五枝松,松树下有二侍者抱拳躬身迎接宾客。将五格图像连续在一起,就是三车两骑护卫的出行队伍。

古代乘坐车辆有严格的等级,在夏代奚正做车正时就有“尊卑上下,各有等级”的规定。这种等级是怎样划分的,今天已无法知晓。但通过《后汉书·舆服志》的记载,我们能看到汉代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乘坐车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对车的纹饰和马的纹饰也作了等级规定。同时规定“贾人不得乘马车”,即商人再有钱也不能乘车。

然而,将典籍记载与陕北汉画像石中的出行图做对比,我们很难找出对应的关系。陕北汉画中出行队伍的车辆数量从一辆到十辆都有反映,就是同一座墓葬中的车骑队伍的图像也从一辆到三五辆不等,实在无法由车辆数量确定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出行时的随从护骑的多少也无法与典籍进行比照,目前发现的最庞大的有十辆车的出行队伍却只有一骑护从。就是有纪年文字表明墓主人官职等级的墓内出土的车骑出行图,也无法按其官职寻找出相对应的车骑数目,不是超标就是没有达标。有的从纪年石看出墓主人是无官职的富豪,墓室画像的车骑出行队伍却十分庞大。

图4——76

王符在《潜夫论·浮侈篇》中对当时这种情况评说道:“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镂玉,檽梓楩柟,良家造茔,黄壤致藏,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崇侈上僭。”《昌言·损益篇》中也有类似的评说:“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身无半通青纶之命,而窃三辰龙章之服;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由此可见,在东汉,礼制王法对于有钱有势的富豪乃至官员已没有多大的约束力,炫耀奢华、逾越礼制、抛开葬制、大行厚葬以光宗耀祖的情况已非常普遍。更何况,在远离京畿、中央正统礼制观念薄弱的边塞疆域陕北,那些地主豪强、边官守将更是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富甲一方,精神上就是山高皇帝远、老子天下第一。为了炫耀生前极尽享乐的生活情景,也企盼在天堂仙境过上比人间更富庶奢华的生活,这些豪强、官吏往往葬埋逾制、随心所欲。因此,也就不难解释为何今人无法寻找出陕北汉画车骑出行图与汉代车骑规制相对应的关系。

车马不仅是人们出行的工具,就是能腾云驾雾自由行进在天宇间的各路神仙出行也坐车。

不过神仙坐的已不是只能在大地上行驶的马车了。陕北汉画像石中,就有不少反映神仙车骑出行的图像。米脂官庄M1前室南壁横额石是一幅仙人出行图(图4-76),石高35.5厘米、宽厘米。画面横分为两栏。上栏为卷云蔓草纹图案。下栏为场面宏大、气势宏伟、威风排场的仙人出行图。从左至右六驾云车驰游在蔚蓝的太空,一股神秘而神圣的气氛蔓延开来。第一驾云车的拉车者为三只兔,兔子竖耳翘尾,四腿伸展,灵性十足。车上有一驭者和一头戴尖顶高冠、着宽袍的乘者。第二驾为鲸拉云车,三鲸如跃大海拉云车前行。车上有一驭者和一戴进贤冠的乘者。第三驾云车拉车者为三匹马,车上有一戴进贤冠、着宽袍的乘者和一驭手。第四驾虎拉云车,三只虎皆回首后望,车上同样为驭者和戴进贤冠的乘者。第五驾为龙拉云车,云车车体庞大,车盖为一巨大的云朵形,六条龙曲颈昂首奋力前行。车上为一戴冠乘者和一名驭手。第六驾为鹤拉云车,三只鹤呈一字排开,没有驭车者。车内乘者好似一名女性仙人。除龙拉云车外,其他车子座后均为半月形车盖。每辆车皆有朝后飞扬的两条旌旗。车队中骑鲸、骑鹤侍者随行。神仙就是神仙,摘朵祥云就做成一辆车,让玉兔、神鲸、天马、翼虎、神龙、仙鹤这些神禽瑞兽驾车,坐在上面逍遥自在地游玩,确实比凡人要安逸得多,不用在木制的车子上咣当,不用在山路间颠簸,不用受烈日的炙烤,不用受尘土的飘洒,还能在逍遥的行进中俯观尘世的喧闹和嘈杂。

绥德出土的一幅仙人出行图则是另一番景象。这是出土于延家岔汉墓的前室东壁的横额石(图4-77),高35厘米、宽厘米。画面外栏为窃曲龙凤纹。内栏为三鲸、三狮、三鹿、三龙各拉云车,从右端一豪宅大院升向天堂,腾云向西驶去。豪宅内有二羽人挥手送别。鲸拉云车上坐一戴高冠仙人,一驭者站在车前驭车,车上立一株生命树,车左右为骑乘天马、仙鹿的骑手做前导。狮拉云车上置一面建鼓,饰伞盖、羽葆流苏,一位戴高冠仙人执桴击鼓,鼓前为驭手。鹿拉云车设圆形车篷,篷上立生命树,车内坐戴三山冠仙人,驭手为熊首人身者。龙拉云车前为两乘仙鹤、丹凤的仙人,执璎珞做前导,云车上乘者戴进贤冠着宽袍,驭手戴冠着袍,只可惜这部分画面破碎,没进行修复且碎块丢失。每辆云车的拉车神兽与车不在力的一条直线上,这应是汉代工匠的刻意之作。这样,使云车和驭骑高低错落、随风而行、扶摇直上,更显出行驶在天宇云海间的轻盈和缥缈,完全是在空灵的世界中神游。绥德和米脂的另两幅神仙出行图,虽然场面不是那么宏大却也排场。

绥德县田鲂墓后室口横额的右端(图4-78)刻绘一辆三只青鸟拉的云车,驾手为一羽人,坐车者着冠穿袍,车前面有二羽人各乘仙鹿做前导,引导云车飞速向西而行。米脂官庄M2后室南壁横额右端(图4-79)刻绘二位戴尖角王冠的仙人分别乘载旌云车,一辆云车为三匹天马拉驾,另一辆云车为三鲸拉驾。前有戴进贤冠的导骑前导,后有戴鹘冠的导骑后卫。另有三位骑仙鹤戴鹘冠的随侍。还有一戴鹤冠背生双翼的羽人遨游。五位骑手皆持旌旗,旌带飘扬,动感十足。

神木大保当M16墓室横额上栏(图4-80)右端刻一龙四凤拉轺车图。车中坐一位着红衣戴通天冠的仙人,驭者戴长冠,双手握缰驱车。一条龙和四只凤奋力拉车。一羽人骑在驾辕的龙身之上,肩扛棨戟,手牵辔头。轺车后有一羽人骑鹿执幡后护而行。轺车前有一只巨大的凤鸟,面左跨步而行,好像是前导,带领龙凤驾轺车在云海中向西而行。

在陕北汉画像石车骑出行图中常见的车子有:

轺车。是一种四面敞露的车子,一般驾一马,有的施四围,有的不施;有的有伞盖,有的无伞盖。

辎车。是衣车的一种,一般有幔盖,盖下车舆后半部施衣蔽,一般有窗。除载人外也可载物。軿车。基本与辎车相同,曲舟、幔盖,一般有窗。不同的是軿车盖下车舆四面皆有屏蔽,车侧屏蔽超出车轮中轴线前伸。

辇车。是一种比辎车、軿车更简便的车,车舆较长,上施卷棚,前后无遮拦,与牛拉大车相同。

大车。直辕,无盖,车厢较大,驾牛。汉代的车形很多。在陕北汉画像石中没有出现图像的还有轓车、轩车、安车、斧车、鼓吹车、歌车、槛车、輀车等。

汉画像石中的同一种车型,出自不同的工匠之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极富变化。在陕北汉画像石中驾车的动物多是马,且多是一马驾一车。还有牛驾车的画像也不少。

神仙乘的车和驾车的动物非同寻常,不是尘世凡间的俗物。车是采摘云朵做成的。驾车动物成了神禽瑞兽,有天马、神龙、翼虎、仙鹤、青鸟、玉兔、鲸、狮等。前导后卫的骑乘也成了虎、鹿、凤和天马等珍禽瑞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