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珍,氆氇plu是啥东西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刚到西藏时,我的同事拉珍邀请我到她家做客,说让我藏族家里亲身体会一下,什么叫真正的藏族风情。

这是我第一去藏族家做客。以前也在旅行中去过藏族家庭,但正儿八经做客,这还是头一回。何况,拉珍家以前是贵族,礼仪特别讲究,我还是很忐忑的。

在一个夏季周日的上午,我带着精心挑选的礼物去拜访。拉珍在她家的街口,已经等候我多时,见到我的车,急忙挥手致意。

上车吧,我对拉珍说。正好你先介绍一下规矩,到你家注意什么啊。

别听他们瞎说,我爸妈很慈祥的,听说你来,他们很高兴。拉珍上了车,安慰我说。

拐过几个弯,到了一个僻静的街巷。拉珍家离八廓街不远,我没想到热闹的八廓街还有这么安静的地方。

来到一扇红漆铁门,拉珍说,这就是我们家。边说边敲门。我抬头一望,院落十分考究,有种深宅大院的气派。

这时,大门打开,和蔼的阿爸阿妈,带领全家人,手捧切玛,端着青稞酒迎了上来。一套正规隆重的欢迎仪式开始了,我很惶恐,不知所措。拉珍哥哥给我献上哈达,拥着我进屋喝茶。

闲叙片刻,我望了望拉珍,转身对阿爸阿妈行礼说:您二老忙您们的吧,我是拉珍的同事,又是很好的朋友,还是很随意点好。二位老人笑呵呵,让拉珍好好陪我,就忙着张罗饭菜去了。

时间还早,我们出去逛逛吧。拉珍提议到。

也好,这样不拘谨。我笑着说。

那我们去八廓街,我带你看一样东西。拉珍神秘地说。

哈,有什么保密的,还卖关子。我尾随着拉珍出了门。

转到八廓南街,花花绿绿的服饰让我目不暇给。只见拉珍招呼着,问老阿妈在什么地方,店员指指后面的院子。我们就穿过一条夹道,来到院子中央。

我第一眼就看到一位藏族老阿妈坐在一台老式木梭织机,我一下子就想到,给我无限温暖的奶奶。拉珍大声叫着老阿妈,扑了上去。

见到客人来,老阿妈起立要站起来,拉珍按住了她。我向老阿妈问好,拉珍把我介绍给她。听说我从北京来的,很是惊喜。

阿妈,您在织布吗?看到您坐在这个织机前,立马想起了我的奶奶。拉珍把我的话翻译给阿妈。

领导,仔细看看再说话。这叫织氆氇,不是织布。拉珍纠正到。

阿妈用藏语讲了一大串话,脸色很严肃。拉珍笑的前仰后合,拍着胸脯说,阿妈让我对你客气点,不要这样没礼貌。我向阿妈致意。

这是我妈老家的亲戚,她和儿子在拉萨卖氆氇。拉珍补充到。

氆氇是啥东西?我疑惑地问。

阿妈,您先忙吧,我先给他普及普及啥是氆氇,然后我再和您说事。拉珍附在阿妈耳边,指指我,又嘀咕几句藏语。

阿妈明白了,朝我笑了笑,到屋里去了。

氆氇,汉语这样写的。拉珍在地上写了两个字,然后介绍,氆氇系藏语音译,实为手工织成的毛呢,也叫藏毛昵。藏族人用它缝制衣裤和藏袍、藏帽、藏靴,这是西藏高原上最普遍、最常见、最有民族特性的穿着。西藏不产棉花,而盛产羊毛,所以氆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就如内地的棉花一样重要而又普及。

她让我看老阿妈刚才使用的机器,接着说,这是织氆氇用的是老式木梭织机。织好的氆氇是白色,宽24厘米左石,可以做男式服装,但一般都要染成黑色,也有染成红、绿等色的。黑色的多用于做衣服鞋帽,彩色氆氇一般做装饰。因氆氇是羊毛织品,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所以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那氆氇怎么制成的呢?需要什么工序呢?我问到。

拉珍讲起了故事。很早的时候,在青藏高原穿的都是皮衣服。相传多年前,有人用羊毛做成氆氇,再制作藏衣,穿着很轻便,也很美观,就流行扩展开来。

氆氇生产几乎遍及整个西藏。氆氇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它的生产工序主要分为三道:一是洗刷羊毛。洗净晾干后,用钢丝刷子将羊毛刷松软,并絮捻条状,然后捻成细线;二是编织氆氇。先把经线拉好,卷起架在织机上,然后再用纬线在经线上织,经纬线相交非常精密,织成面幅26厘米左右宽的条状;三是漂染加色。可根据实际需要染成黑色或其他颜色,以黑色居多。

整个藏区都产氆氇吗?我抬头看了一眼拉珍。

差不多吧。氆氇生产几乎遍及全区,以山南扎囊、浪卡子、日喀则江孜、昌都芒康等地产的最为著名。拉珍捋了一下耳边的刘海。

我们用的大部分都是在拉萨买的氆氇。但他们有的专门去山南朗杰雪,那是西藏最负盛名的氆氇。其实拉萨卖的也有那边的,但他们信不过,就专门去那里订。拉珍说下次去山南,可以去看看。

朗杰雪在哪里?我对这个地名不熟悉。

山南贡嘎县,那一带,山势平缓,气候温暖,宜于放牧绵羊,同时,它邻近羊卓雍措湖牧区,能获得大量优质羊毛,因此上很早就形成为氆氇生产中心。拉珍说以前当地人为地方政府支付乌拉差役,就交纳氆氇,明清时期还作为贡品送给皇帝。

那肯定是很好了。我低声附和。

是很好的。朗杰雪的氆氇又分不少等级。最上等的是嘎央,又称多比,是用羊脖子和羊肚皮的毛织成,精细柔钦,穿着舒服惬意。嘎央下来是尖色,也是较高级的氆氇。拉珍懂的好多。

我想起来了,上次去桑耶寺,路过一个地方叫姐德秀,司机说做藏族服装的材料那里最好。我质疑她说的。

织好的氆氇要漂染。朗杰雪的氆氇要送到十里外的姐德秀去漂染。姐德秀的水质轻柔绵软,漂染出的氆氇光洁雪白,绵软自如,染出的色彩更是光艳漂亮,经久不褪。拉珍解释说。

是这样的啊。我明白了

姐德秀有专门的漂染场,有专业的漂染技师,有固定的水井叫梅加,意思是眼中之玉,有专门盛水的大铜锅,水中还要放进琼结地方产的酸土。水整日沸滚不断,氆氇在锅中用长棍翻搅,每日五六次,呈浅红色时捞出,拿到水里漂洗晾晒,再放进锅中染色。染料既有当地产的植物,也有从尼泊尔和印度进口的。拉珍滔滔不绝。

有的氆氇,还要制作特殊的花纹,作为某种职业的特别标志。拉珍说起以前贵族和官员穿的衣服。

那氆氇只是材料,那怎么做成藏装、藏靴、藏帽呢?我很知道衣服是怎样制成的。

这就看氆氇的品类了。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用处不一样。拉珍很干脆地回答。然后又进一步详细介绍。

你见过牧人穿的藏袍吧?你们汉族人很熟悉的,多是用加翠氆氇制作的。拉珍说它的厚度很像汉族的大衣呢,斜纹编织,幅宽约27厘米,匹长18米左右,正好可缝制一件藏袍。

那肯定很暖和了?那么稠密的料子。我在草原见过牧民穿的藏袍很厚重。

是很密,每寸达3.3厘米,达根,多密啊,制成藏袍有良好的保湿性能,不会被雨雪淋透,适应牧区多变的自然气候。拉珍肯定我的观点。

就是色调太少了。我印象中看的颜色不多。

主要有紫红、枣红、深红、草绿等颜色,这主要是手工漂染的,不象机器那么多。拉珍停顿了一下,指指她的围裙。

这叫帮丹或帮典,这是毛花氆氇制作的。这为横条织物,花型大约20种,每种由7-11个颜色组成。很漂亮,藏族妇女用来装饰。拉珍得意地指着围裙夸赞自己。

色彩好鲜艳,手感也非常好,质地厚实,平正挺括,经久耐磨。我摸了摸围裙。

这是用彩色纬纱,织成红、绿、黄、紫、蓝、白等不同颜色、宽度相等或不等的彩条,每幅图案用8个左右颜色排列对称循环。拉珍说这除了做帮丹,一般还用于褐衫的镶边或作藏靴的靴腰。

确实很好看。我赞叹道。那还有一种棉纱氆氇用来制作什么啊?

棉纱氆氇的颜色、规格及用途同于毛花氆氇,但价格使宜,适于低挡衣料镶边之用。说到这里,拉珍站起身。

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家尝尝我爸妈做的饭菜了,他们准备了很长时间。拉珍朝阿妈走过去。

我看到阿妈毕恭毕敬地捧着一套藏装在那里。

穿上试试!拉珍诡秘一笑。我怔住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你到我家做客,我爸妈不知道送你什么好,我出主意,给你做一套藏装,这可是拉萨最好的裁缝,老阿妈做藏装四十多年了。

不容分说,拉珍和阿妈把藏装穿在我的身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