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9日。
石友罗陆辉听闻渭河陈仓段有挖掘机正在挖河堤,得此消息,他坐不住了。
门外正下着大雨,对一个奇石玩家而言,似乎所有的捡石条件都具备了。
刚刚从河流底层挖出来的带有泥沙的鹅卵石,被雨水一洗,是好是坏,可谓是分外明了。
罗陆辉拿出雨具,二话不说,冒雨赶去。
很糟糕,罗陆辉目不转睛守在挖掘机旁,守株待兔已经三个小时。
他原本以为今天的运气会很不错,谁料想竟然没有令她满意的石头。
正在此刻,挖掘机那个像虎口一样的大铁铲子,突然从里面倾倒出的一大堆砂石。
罗陆辉眼睛一亮,在那一大堆的鹅卵石上,有一块有红色图纹的石头特别吸引人。
此刻,挖掘机大铁铲倾斜倒下的石头还没有完全倒掉,罗陆辉就像中了魔一样,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就冒险朝石堆冲去。
“你个老头,不要命了!”
开挖掘机的小马师傅大声喝令,赶忙阻止。
罗陆辉眼里只有石头,当时他唯一的念头,如不及时抢救这块石头,等挖掘机将砂石倒完,一定会被埋没,或被别的石头砸伤砸碎了。
说时迟,那时快。
罗陆辉趁着挖掘机师傅发愣的片刻,三大步冲上去,毫不犹豫抓住那块石头的一角,一使力,就将石头给翻了出来。
老阵马不停蹄,继续抓着石头翻。
也就在这时,挖掘机铲斗上余下的砂石,顷刻间就哗啦啦倒下来。
好险,差一点砸在了罗陆辉的脑门,幸好他身体健朗,躲着快。
“老头,你不要命,也不要让我赔棺材啊!”
罗陆辉此刻才恢复理智,刚刚真是好险啊。
他尴尬的笑了笑,抱起那块抢救下的石头,就急忙去清晰表面的泥沙。
石头好不好,他完全没底,只是红色的图案若隐若现,激发了罗陆辉的好奇。
石头遇水之后,表面的泥沙瞬间被冲洗的干干净净。
奇迹出现了,石上的红色图纹,竟然鬼斧神工般的形成了“中国”二字。
太不可思议了,罗陆辉一下子惊呆了。
或许是由于太激动,加之石头又重又滑,手一滑,原本抱在手里的石头一下子“挣脱”了手掌的束缚。
“砰”一声,石头分毫不差的掉进了河里。
“哎呀!”
罗陆辉几乎眼泪都要急出来,这一刻,就像自己的孩子失足掉在河里一样。
说罗陆辉是石痴,那是一点都不假。
他不假思索,连衣裤都未来着急脱一件,直接跳进了河里,试图去捞回来。
由于连续几天的大雨,加上此处前段时间清理过河淤,导致水深流急。
这一下子,罗陆辉不但未捞到石头,还被端急的洪水带跑了四五米远,险些被带到下流。
万幸,他身子骨健朗,也识水性。
回去后,他一连几天失眠。
过了半个月,还在惦记的那块石头,哪怕做梦,梦里也是这个石头。
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个多月,终于等到了枯水季节。
十一月中旬,天已经变冷,一部分河床也露出了水面。
罗陆辉每每想起那方“中国”石,就会心神不宁,见河底已经干涸,就带着铁铲,天天去丢石头的那个河段挖地三尺。
他就不相信了,哪怕地毯式搜索,也要找到它。
好心的石友看罗陆辉这般执着,开玩笑说,这是在大海捞针,遇不见说明没有石缘。
更可气的是那些砂石场工人,看罗陆辉这般痴迷,调笑他是武侠片里那些练歪门邪道魔功走火入魔的疯子。
不,大家茶余饭后都管这老头叫神经病。
一晃一个半月过去了,外面早已是大雪纷飞,冰冻三尺。
罗陆辉即使手上磨出了血泡,依旧在坚持,他相信石头上没有脚的,它是跑不掉的。
但是,在河流冲击下它依旧是会“走”的。
就这样,那个在河床里挖砂石找石头的老人成了一道落寞的风景线。
时间一晃来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
距离正式挖沙找石头已经整整四个月,也许是罗陆辉含辛茹苦、锲而不舍的觅石精神,感动了天地。
罗陆辉看着那个似曾相识的石头,他赶忙用喷水壶洗去上面的砂石。
没错,就是它,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流。
罗陆辉终于如愿以偿,找回了这块宝贝“中国”石。
这一刻,罗陆辉也不顾及石头是不是很脏,直接将它拥入怀中,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孩子一样。
骤然地兴奋,令他又哭又笑,又喊又跳。
回家后细看,这是方石头石长32厘米,宽24厘米,高21厘米,重38斤,属于渭河罕见的水冲卵石。
石形完整,石面干净。
字体与背景色差对比强烈,是一方难得的奇石精品。
经过一阵时间的研究,罗陆辉也逐渐明确了这方奇石的石质是石灰岩与红碧玉的组合石,摩氏硬度最高可达到7度。
其中,中国二字是罕见的红碧玉部分。
经历千百万沙磨水养,这方奇石的包浆醇厚,石肤细腻润泽。
“中国”石请回家后,慕名上门拜访的石友络绎不绝。
罗陆辉白天将这个宝贝放在几案上,供大家评头论足,夜晚就置于枕边,百看不厌,与石共眠。
因为,这是罗陆辉失而复得宝贝啊!
后来,罗陆辉也听到了各种风言风语,因为文字石这么具象的太罕见了,加上又是中国二字,形成这般奇迹,可能需要百亿分之一的可能。
人家在背后嘲讽也好,在背后讥笑怒骂也罢,自己捡到的难道也是假的?
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是大自然的天雕之作呢?
罗陆辉生气的说:我还不信小鸡出壳是纯天然的呢?
前些年,这个作品在石展上露面后,自然也吸引了国内外地藏家的注意,其中一位韩国实力藏家,更是亲自登门拜访。
"罗陆辉啊,这方中国石我十分喜欢,不知能否忍痛割爱,我愿意出万人民币购买。”
“万人民币,这么多。”
罗陆辉这一刻完全呆住了,按照理智来讲,这万完全可以令他衣食无忧,舒舒服服而养老。
但是一听对方是韩国人,这个泡菜国实在可恶,很多原本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他们都敢腆着脸、捷足先登说是他们国家的传统。
比方说针灸、拔河、《东医宝鉴》、端午节……甚至还要将中国风水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申遗。
一想到这,罗陆辉就如坐针毡,别说万了,亿也不会卖给韩国人。
有倔脾气的罗陆辉赶跑韩国藏家后,心里想着,等自己百年后,就把这石头无偿捐献给博物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