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瓷器上的龙纹,约在五代之后方才逐渐出现,在此之前,陶瓷之龙纹数量极少,就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龙纹为甘肃甘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红陶双耳壶上的龙纹。商周至汉时期均未见陶瓷龙纹出现,至北魏时期仅有一加彩陶龙传世。隋唐时期出现了特殊的龙耳瓶,瓶耳修长作龙形,以龙首衔住瓶口,无论单耳或是双耳均是如此。另外白瓷蟠龙博山炉,莲花瓣下作立体双龙相交盘龙状,造型极为特殊。五代时期的越窑器,龙纹常被取为主要的纹饰,装饰手法亦较精良,在其身上刻划龙纹,蜿转有力,造型以全是唐龙之延续。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五代时期的越窑器,龙纹常被取为主要的纹饰,装饰手法亦较精良,在其身上刻划龙纹,蜿转有力,造型以全是唐龙之延续。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元代青瓷初仍多作印花龙纹,至青花瓷器烧造成功之后,瓷器上龙纹数量大增。元代龙纹体态轻盈,矫健有力,是其共同特征,无论是笔绘,或是堆画,大都呈小头、细颈,四足露骨有力,而且头部描绘简单,所附毛发亦较松散,在整体感觉上,它是野而不驯,具有威猛无比的神力,在传统信仰上,龙司布雨,故所作龙纹,多为飞天状,以喻其云游四海,以降甘霖。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明代龙纹与元龙相较,又见变化,明初龙纹头部变大,较具平衡感,身躯与四肢较为粗壮,毛发浓密较齐整,整体比率较为匀称。至明宣德时,五爪龙成为官窑器之标准,龙相亦呈威武端庄。明代中期之后,龙的矫健、威猛气势逐渐消失,更加温驯而无野性,龙身平整缺乏变化。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明晚期之后,龙纹又现另一面貌,有更简化而趋率真自然之趣味。龙身不再精心描绘,平面无立体感。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清代龙亦沿明制,以五爪位帝王专用,而且限制极为严格。自康熙起,龙之型式又恢复雄伟健硕之态,龙的头部描绘更加仔细而且繁复。龙的描绘极为精细庄重,烧碱有粗率潦草之龙纹出现。清代瓷夭矫蜿蜒、龙游天地的那种自由活动的生动感,更像是一种装饰、象征的图案。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后来龙凤纹的出现,看似是一个独立而成的题材,代表着龙凤呈祥的吉祥寓意,就像“日”与“月”,两个字的组合,产生了一个新字义一样。龙凤纹纹饰题材的瓷器很多,如常见的康熙款五彩龙凤纹碗、大清年制款白釉暗花龙纹等,其纹饰组成均为龙纹、凤纹、花卉纹饰和极少数的云纹。
素云老师陶瓷作品欣赏
名师简介
郭云霞,艺名:素云,斋号“素云瓷轩”,年生于江西都昌。毕业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设计”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师从欧阳水仙,一直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专业设计工作。尤其在青花领域里颇有研究,其作品构图奇巧、意境精美、构图简洁大气,善于在继承陶瓷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创作出深受广大瓷友喜爱的作品,作品多次参加国外展评并获奖,并且年赴邀新加坡、马来西作艺术交流,其作品风格独特,融中国写意水墨画技法和传统陶瓷装饰为一体,作品新颖、精巧。作品深受众多收藏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