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尊贵身份的象征

历经风霜的东方手工毯,不仅是御寒保暖的家居物品,更是可珍藏的奢侈艺术品。而一条铺陈或悬挂于居室中的古董毯,既承载着过往岁月的风霜,也记录着此时此地的人生百态,在不经意间将一种东方美学渗透于生活。

《一千零一夜》中,那张遨游天地间的飞毯,赋予了波斯地毯神秘的魔法气息。而生活中,“古董毯给居室带来温暖和色彩,为房间提升设计感。更重要的是,它们拥有自己的故事。想象一下,这张地毯上曾留下过多少历史名流的脚印,曾见证过多少宏伟的清真寺或奢华城堡的兴衰。如此时光的沉淀,让它更迷人。”佳士得专家马克兰谱说。

▲已故印度电影制片人伊斯梅尔莫香特生前在伦敦的公寓。

精美的挂毯和地毯,给整个空间带来浓郁的东方情调。

1.值得珍藏

这里所说的值得收藏的古董毯,根据国际收藏界的一致认识,是距今约百年以上的手工毯。而50年以上的则称为半古董毯。

在地毯编织史上,西方一直从属于东方。而东方手工毯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波斯(今伊朗)、土耳其、高加索、土库曼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中国等地区。但若论顶级织毯,则主要来自波斯的伊斯法罕、塔伯利兹、娜因、库姆、喀桑和克尔曼。

这些地方盛产羊毛,部分地区也出品真丝。对于特别珍贵的地毯,人们会选用真丝,或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羊毛——克尔克羊毛进行编织。织毯的染料则大部分从植物中提取,其中不乏名贵药材,如藏红花;还有部分染料依靠矿物提炼,价格不菲。

▲已故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波拿巴大街公寓,

东方手工毯和超现实主义油画,交相辉映。

当然,上乘的原料还需精工细作。数数看,一条纯手工制作的地毯,从绘图、染线、挂经、编织到成毯后的平剪、水洗、挽穗等,总共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一般耗时14-18个月才能完成。其繁复的工艺需要编织者具备出色的艺术眼光、高超的手工技艺和极强的耐心耐力。在传统手工作坊内,一名织工从七八岁开始就要学习相关技能,直到适婚年龄才能完全掌握整套工艺流程。

而谈到波斯地毯的视觉风格,流畅且富有动感的植物纹饰、精确严谨的几何图纹、独具特色的“以书入画”,都是其鲜明的元素。在各式线条的穿插交叠中,在绚丽丰富的色彩搭配中,地毯的设计达到了一种精妙的和谐,繁而不乱。既规范严密,又充满自由想象,将装饰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那么,这些上百年的古董毯买回后,还能舍得放心使用吗?“它们就是为了让人在上面走的。我见过一些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毯子,它们一直在被不同的主人使用着,依然保存得不错。尊重它、善待它,必要时做适当的清理和修补,这样就很好了。”佳士得专家马克兰谱特别提到这一点。而西泠拍卖行顾问杨琴也说:“质量优良的古董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颜色不但不会脱落,只会越用越柔和。特别是羊毛毯,用上几十年后,上面会有一层像天鹅绒一样的光泽,极为养眼。这是因为优质羊毛内油质自然上升的结果。”相信这番话更打消了许多潜在收藏者的顾虑。

2.编织奇葩

的确,这般独特的魅力,使全球的收藏家对之钟爱无比。

一块制于17世纪中期的“花瓶”羊毛毯(×cm),在年创下万英镑(约万美元)的天价,不仅成为最昂贵的古董毯,同时还缔造了伊斯兰工艺品的世界拍卖纪录。这块非同寻常的地毯,来自波斯(今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地区。历经多年,虽然表面已略微变黑,并且中间部分小有织补,但除此之外,保存极佳。

说到这件地毯的拍卖经历,也颇有几分戏剧性。年初,伦敦佳士得接到一位欧洲商人打来的电话。商人怀疑他最近买的地毯不是普通的波斯地毯,而是张赫赫有名的克尔曼“花瓶”毯。但一般来说,“花瓶”毯上绘着插满弯曲枝条、树叶和鲜花的花瓶,一眼就能认出来。然而,这张特殊的地毯上没有花瓶。但相互交织的叶子图案连绵不绝,再加上地毯精湛的编织技艺,让商人警惕到这也许仍然是张“花瓶”毯。而拍卖行专家看过后,则证实它是最受欢迎的波斯花瓶地毯的图案雏形——郝拉提图案。不仅实物精美绝伦,专家还发现它高贵的收藏传承和卓越的出版纪录。(那位送拍的商人,真是直觉非凡!)

▲克尔曼花瓶毯,成交价万英镑(约万美元),伦敦佳士得,年4月15日。

早在年,阿瑟尤普汉教皇在牛津出版了被誉为收藏界圣经的《波斯艺术概览》。此书的第6卷中就特别写到这张花瓶毯。书中记载,它曾被法国的Béhague伯爵夫人(-)收藏。这位富可敌国的智慧女性以收藏伊斯兰艺术品而著称,也曾拥有不少欧洲和东方的古董宝贝。虽然此珍藏中的大部分已在和年卖掉了,不过这块地毯并没有出现在其中。所以,尤普汉教皇似乎认为它仍然在其家族的收藏中,应该是伯爵夫人的侄子Ganay侯爵留下了它。但后来的资料表明,这块杰作在年,还是在摩纳哥被卖出了。

▲克尔曼花瓶毯局部

目前拍场上第二高价的古董毯,是年3月苏富比在卡塔尔多哈举行首次拍卖中隆重推出的一件享有盛誉的“珍珠”毯(×cm),成交价万美元,创下了当时在中东地区拍卖的艺术品的最高纪录。

这块独一无二的珍珠毯约制于年前后,既有波斯撒威德王朝的遗风,也体现了印度莫卧儿王朝(~)的特点,并且整块地毯堪称一件巨型珠宝。它的白色背景全部由从海湾水域采集的Basra天然珍珠来填充,估计缀有万颗之多,而彩色的轮廓线条则是由不计其数的玻璃珠串联而成。中心部分,三个夺目的玫瑰花朵图案亦用金银底托镶嵌了数以百计的大钻石;四周的小玫瑰花朵图案,也镶嵌了小颗的钻石,此外还有红宝石、蓝宝石和绿宝石作为陪衬。

此毯颇为传奇,在拍卖之前已经名声远扬。据说,印度Baroda王国的王公KandeRao当年希望御制一块绝无仅有的地毯珍品,进献给默罕默德先知在麦地那的陵墓。王公期望这块珍珠毯制成后能盖在先知的墓上,其奢华程度要能和泰姬陵内莫卧儿王朝的皇后MumtazMahal的墓冢媲美。然而,还没等这块旷世杰作完成,他就去世了。于是,这块珍珠毯就在皇室家族内收藏了多年。期间,它只展出过2次,第一次是在-03年的新德里,第二次是在年纽约大都会里程碑式的展览《印度》上现身。此次拍卖,是珍珠毯首次在市场上露面。

▲印度珍珠毯,成交价万美元,苏富比多哈拍卖,年3月19日。

而迄今第三高价的古董毯,则是8年6月在纽约佳士得上拍的一块真丝毯(×cm),以万美元在当年引来不小震撼。这张有光泽的真丝毯,应该是曾为皇室定制或用作外交礼品。值得注意的是,此毯制于年左右,来自波斯中部的伊斯法罕(Isfanhan)地区,堪比中国的“乾隆御制”。因为撒威德王朝(-)的手工艺术地毯,发展到阿巴斯时期(-)逐渐达到鼎盛。年,酷爱地毯的阿巴斯大帝宣布迁都伊斯法罕。于是,那个时期世界上最好的地毯均出自这里,并被广泛使用在波斯王宫、欧洲皇室、教廷和贵族阶层。

除了明晰的历史价值,此毯还拥有显赫的流传身份。它曾在年时被美国名媛多丽丝杜克买下。在其去世后,则被捐赠给由多丽丝杜克创立的纽波特文物保护基金会。多丽丝是美国烟草和电力大亨詹姆斯杜克的独生女,13岁那年便继承了父亲的巨额遗产。她22岁时,和第一任丈夫詹姆斯克伦威尔到亚洲的蜜月旅行,完全改变了她的审美兴趣。对中东和远东艺术的热爱贯穿了她的一生。在她位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的宅邸“香格里拉”内,各式极具中东风情的古董挂毯和地毯,充满了整个空间。如今,此座私人宅邸已对公众开放,成为了解中东艺术珍品的生动博物馆。

▲印度珍珠毯局部

3.千年繁华

手工毯的编织是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开始发展的。公元7世纪左右,从阿拉伯传入的伊斯兰教开始在波斯和土耳其等国家传播,清真寺开始大规模的建造。而礼拜时所需要用的带有明显宗教信仰特色的手织地毯也应运而生。这些带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图案,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现今,丝绸之路西部受到伊斯兰教影响的国家所出产的礼拜用地毯,仍然延续着传统设计。

进入11世纪,在土耳其人建立的塞尔古帝国的保护下,伊斯兰教的文化艺术进一步繁荣。许多艺术家在直线几何图纹的基础上,创作出更为灵活的植物花草曲线图案。比如在艺术工匠中广为采用的中心葵设计,在当时就已非常流行。13至14世纪,蒙古人建立起来了庞大的元朝,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这也促进了波斯织毯的多元风貌。

▲伊斯法罕真丝毯,成交价万美元,纽约佳士得,8年6月3日。

16世纪是波斯地毯的黄金时期。这得益于波斯撒威德王朝阿巴斯大帝对手工编织艺术的由衷热爱与支持。他甚至派熟练的织工去意大利学习艺术,将欧洲文化融入到波斯地毯中。现保存在欧美博物馆内的大多藏品,都是在他执政的到年之间完成的。然而到了17世纪末,特别是18世纪中叶,由于阿富汗的入侵(-),撒威德王朝渐渐衰落,手工地毯也结束了它最为辉煌的时期。

20世纪初,波斯地毯开始进入到欧美的富有家庭,成为居室主人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兼备实用与装饰效果,更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想象。波斯地毯和中国瓷器一样,成为了西方人最熟知和仰慕的东方文明象征。

▲伊斯法罕真丝毯局部

然而,我们无从知晓这些杰作背后的编织者。或许,地毯本身就是她们最好的署名。勤劳智慧的古代妇女在密密麻麻的经纬交织中,无时无刻不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巧思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她们在编织时经常唱着赞美歌;她们选择鲜花和树叶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她们编织的作品历经几个世纪的沧桑,依然神采飞扬。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地毯行业的故事,想读到更多的原创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