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奇石的定义
1、奇石是自然天成,稀奇古怪,具有人文内涵,给人以美感(自然美、工艺美、意念美)的石头。稀,少也。奇,奇特。古,久远。怪,出乎意料。
历史上流传过多种名称:如珍石、美石、灵石、雅石、怪石、供石、玩石、艺石、趣石、巧石、寿石、水石、摆石、贡石、园林石等。
自古以来,奇石是爱石人们的主流称谓。
2、观赏石是年"京津冀石玩艺术研究会"始统一使用"观赏石"新称谓。并说:广义的观赏石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包括天然奇石和工艺石。
狭义的观赏石是指天然形成、具有审美和收藏价值的石头。还强调观赏二字,对于审美主体一人而言是非常确切的。
不难看出:"观赏石"将自然奇石与工艺石混为一体,又将石与人结为一体,并且突出人的行为"观赏";再提出狭义观赏石,仍为自然天成,具有审美的石头。
概念似乎明晰,实则含浑不清,到底是人还是石,也可以理解为"观赏石"="人观赏石"(一种人的行为)。
使用"观赏石"概念的人们在"理论"、"文章"中经常把"赏石"与被赏的石混为一谈。同时,从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来看,也违背了前人称谓的核心"石"。
因此,应该为奇石正名,使用客观(历史与现实)存在的科学定义"奇石"为好。
二、奇石的特性
奇石具有自然美、唯一美、长久美三个特性。
1、自然美(天然性):奇石之美(形、质、色、纹、韵;瘦、漏、透、绉综合形成的美感)是大自然变化与运动的杰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唯-美(单一性):任一块奇石在自然界(包括人类自身)都是独一无二的。任意两块不能"完全一致"的。更不能再写、再画、再造、再生。
3、长久美(永久性):-块奇石存在的历史,相对人类艺术品(诗、书、画、雕。。。。。。)的寿命长得多,但不能"永恒"。
石头再硬,再结实,经风吹日晒,水冲浪击,其它物质的浸蚀,仍要风化,变形,变质;更何况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因素(再加奇石笨重这一缺点,一般奇石爱好者只说好,不说不!)。
奇石过去的美、现在的美,并不能按爱石者的主观愿望保持不变的永恒美,而保持相对长期的美是可能的。
另外,部分奇石爱好者还认为奇石具有"类艺术性":是指奇石的外在形态能作为艺术美、意念美的载体或表现能力。
三、奇石的形成
奇石是如何形成的,宏观易答,微观难解。为什么还要叙及呢?其目的在于向人们说明奇石形成的科学性,而非人与神的意造之物。
从宏观看,一句话,就是自然形成的。在浩淼的宇宙中,地球形成初期,随着热量等向太空失散,逐步冷却,由一百多种元素在不同条件下聚合,又逐步形成了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和熔融物、生物等。
并大致分布于地球的外层、地表、地壳和球心。各种石头(除陨石)都来自于组成地壳的岩石。椐地质学教科书载,岩石因形成原因不同而主要分三种。
1、因高温熔融物冷却形成了火成岩,较硬。包括石英类、长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景物晶体类、云母类等。
2、沉积岩(水成岩)由于海水等的压力长期作用于各种沉积物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粘土岩、页岩、砂岩、碳酸盐岩(石灰石、白云岩)、古生物化石等。
3、变质岩:原生岩因温度、压力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包括板岩、片岩、石英岩、矿岩等。
这些岩体因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震、冰川流动、海啸、慧星撞击、日晒雨淋、水中浪击、闪电雷击、火烧崩裂、风化浸蚀、风沙磨砺、氧化还原、离子分解、光合作用等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解体的部分,而形成了众多的单个较小石块。
其中极稀少的石头具备了给人类美感的承载条件,早己存在于自然界,-当被人们发现,才成为奇石。
四、奇石的分类
奇石的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妙趣横生,但人们习惯于简约与分类鉴赏。
1、按采集地点分:山石,溪石(卵石或水冲石),海石。
2、按大小与供置分:
1)、名胜风景石。如黄山、张家界、桂林、石林、三峡等名胜景区的巨型风景奇石。
2)、园林峰石。置于公园、广埸、花园、庭院中增添秀色的大型景观奇石。
3)、居室供石。置于厅堂、居室内以增添雅趣的奇石。
4)、把玩石。用于修身养性,常在手中把玩的小型奇石。
3、按成因分:火成岩石,沉积岩石,变质岩石,陨石。
4、按鉴赏特点分:造形石,纹彩石,矿物晶体,化石。
5、按奇石的类艺术(相对于人类的艺术创造)特点分:
1)、具象石(多为形状石)。主要从石的外形轮廓看,具有某物体的外形基本特征。如自然景砚、人物、动物等。讲究"似",逼真与神韵为隹,妙在形奇。
2)、图案石。形成图案之石。如自然景观、人物、动植物、文字等。讲究"似与不似",美在意境与画龙点睛。
3)、抽象石。主要从两个方面抽象:一是由形状或图案引起的联想;二是由点、线、面及颜色的变化启迪的灵感。讲究"不似",随鉴赏者的悟性及情操而升华出意念之美。
五、奇石的鉴赏观念
由于人们的信仰与观念不同或差异,对同一事或物有不同的说法,对奇石亦然。因鉴赏奇石属于文化与美学范畴,本文偏重简叙不同文化观念对奇石鉴赏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福、儒、道、释。
福文化是指从皇帝到百姓,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古至今,千秋万代祈求福瑞与吉祥的图腾文化,以及传统美德。主要讲究:福、禄、寿、喜。龙、凤、吉、祥。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平安。龙凤呈祥是黄帝与嫘祖为统一中华原始国家(部落联盟)制定的统一图藤。对国家,国运祥和昌盛;对百姓,婚姻美满幸福。因此爱石的人们多推崇吉祥奇石。
儒文化是指以孔子和孟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形成了一种价值取向,成为民族(主要是从政者)遵从的准则;礼乐纲常,形成了一种道德规范,行为秩序和评判标准。
其核心是讲中庸。以士大夫和文人墨客为主的奇石爱好者多喜瘦、漏、透、绉的石头,讲通融,峰回路转,陶情养性。
道文化是指以庄子为代表,讲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谐平等。以"太极"论之,阴阳转换,虚实相兼;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意念形象并存。道家赏石多喜欢简约。形状、图案等简明整洁,具象特征突出。柳州现代赏石家们讲究品石论道。
释文化就是佛教文化,耒原于古印度,又受中华文化影响。以"禁欲""苦修"去积"善德"而"超脱",达到"一切皆空"的境界,但讲究"因果报应"。释者喜欢以禅义赏石,讲究超凡脱俗。以观音、佛为上品。
现代还有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功利等鉴赏流派,反映了多元文化的影响,正在形成百花齐放的奇石文化。
七、奇石的命名
1、石种命名:由于地域或地质的差异,各地的奇石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自古以来,奇石爱好者们根椐某一石种的特点、形成地质结构或主要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形成年代或形成原因等方面考虑。
并从科学性、艺术性、人文特征等方面进行美学特征概括归纳出石种的名称。有的针对某一单一石种,有的针对某地所有石种进行命名。俗成方法大约有三种。
1)、以产地命名的。多数以县、乡名称命名。如灵壁石(安微灵壁县),太湖石(江苏),大化石(广西大化县)。因古时建治府与县少,辖地较宽广。
现代设冶市与县数量大增,辖地变小,一些新石种资源往往跨市或县分布,命名时,采用了地域特色名称。如三峡石,既包括重庆万州区,还包括湖北的宜昌市。戈壁石包括的地域更宽广。
2)、以色彩特征命名的。如广西的黑珍珠、三江彩、四川的绿泥石、葡萄石和长江红(红黄相间的蜡石)。广东的阳春蜡石。内蒙巴林鸡血石等。
3)、以人文特征命名的。如福建的九龙璧(故宫博物馆一一皇宫中有九龙壁),乐山福石(因乐山福佛奇石上的三个天然文字而取名,没有得到公认。有的称乐山石,有的称犍为石,有的称乐山大佛石等。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2、单个奇石的命名:鉴赏者要通过较长时间的人石对话,欣赏,体验,乃至建立感情,认真抓住该奇石的形、质、色、纹、韵的美学(具象、抽象、意象)特征。
并结合鉴赏者(也可请石友)的知识与美学素养,采用"直述"、"反衬"、"寓意"等多种形式,抓住"似"、"似与不似"、"不似",用最简明或辩证的(一、二、三、四字)文字命名。使其他鉴赏者感觉"切题又切意,妙趣天成,达到感觉美的升华效果。
来源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在此致敬
仅限交流学习、如涉版权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