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画像石墓,是独一无二的雕塑精品。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是了解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紫色百合香为您逐一浅谈。
一、南阳画像石墓
南阳画像石墓,是西汉晚期至东汉的画像石墓,其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南阳地区。
墓主人是东汉时期的豪门贵族。画像题材,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生活经历的车骑出行、乐舞百戏暗、田猎宴饮等,以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等星象。
天象图和神兽图是南阳画像石墓最具特色的作品。布局疏朗,造型大方,体现了古朴豪放的艺术情怀。
二、徐州画像石墓
徐州画像石墓,是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大约在东汉末年逐渐消失,其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
徐州画像石墓发现较早,如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就有过相关的记载。画像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反映纺织、牛耕的画像;反映墓主人车马出行、庖厨宴饮、乐舞百等生活经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
徐州画像石墓的雕刻技法主要以剔地浅浮雕和平面线雕为主。古拙典雅,质朴自然,构图复杂,形象生动,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艺术特色。
三、陕北画像石墓
陕北画像石墓,是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其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绥德、米脂、榆林等地。
墓主人应该是当时的土著豪强。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是与生产有关的放牧、牛耕、田猎等;表现墓主人生产经历的车骑出行、宴饮乐舞等;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天象内容,以及一些装饰花纹,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雕刻技法多减地平面线雕,往往用墨线勾勒,朱红点染,风格粗犷,质朴凝重,艺术风格十分独特。
四、安丘画像石墓
安丘画像石墓,是东汉晚期的大型画像石墓,迄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其位置在县董家庄村北。
墓主人为东汉青州刺史安丘人孙嵩。画像石块,计69幅画像,画面面积达平方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画像石墓之一。
内容多为珍禽异兽,神话传说,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等,画像石主要采用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凹面雕、阴线刻等多种技法,雕刻技法全面,是研究汉代文化的珍贵资料。
五、沂南画像石墓
沂南画像石墓,是东汉晚期的大型画像石墓,其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墓主人个应该是当时的高级官员。画像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是两军交战、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庖厨宴饮等,以及仙人神兽和历史故事等。
沂南画像石墓主要采用了减地平面雕刻和阴线刻的雕琢技法,雕刻细腻,颇有气势。
六、武氏石祠
武氏石祠,是我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它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的3座地面石结构祠堂,其位于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村西北,一般称之为“武梁祠”。
祠堂内画像近百幅,其中有40多幅都讲述了古代帝王、忠臣孝子、贞洁烈女等故事。
此外,一些神话故事和围绕祠主生前经历的画像也颇多。布局疏朗,简洁明快。
七、孝堂山石祠
孝堂石祠,是东汉章地和和帝时期的墓地祠堂,其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南的孝堂山顶。
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根据画像石内容推测,祠主应该是当时的官吏。
孝堂山石祠是用青石仿照汉代民居建筑的形象并缩小比例砌成。画像图案主要是与祠主生活经历有关的出行、宴饮、百戏、狩猎、庖厨等。此外,神话内容、历史故事、日月星辰等图像也屡见不鲜。
祠室外壁有大量的游人题记,最早的为东汉中期所题。雕琢技法以阴线刻和凹面刻为主,线条洗练,形象生动,在汉代画像石也是比较少见的精品佳作。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更多有关汉画像石墓的知识,以下三本书推荐给您。感兴趣的您不妨分别点击以下链接看看,喜欢的话按需购买。
费县刘家疃汉画像石墓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购买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京东好评率95%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购买临沂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3购买我是紫色百合香,请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