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奢侈从一只袜子说起。
宫女荣儿这样说,用老太后自己的话说,对鞋、袜儿,那是一点儿也不能委屈的,稍微不合适,就会浑身难受,所以老太后的袜子必须是那种纯白的软绸子,但是绸子是没有弹性的,这就需要工匠把袜子做得刚刚好合脚。这个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缝合脚背上的那一条缝合线必须像脊梁一样的笔直,不松也不紧,要能符合脚背的形状,否则袜子就容易在脚上滚来滚去,这是老太后绝对不能容忍的。缝合以后,问题又来了。太后一低头儿,脚背上那一条像蜈蚣一样的缝合线,这就闹心了,于是还得绣上花儿,掩盖住这条线。就这样一来,一双袜子所花费的功夫那就大了去了,但是无论袜子多么精致,老太后也只穿一次,绝不穿第二次。算起来每天至少要换一双新的,宫里最能干的秀宫也要七八天才能秀一双。算起来,一年要用三千个绣工来专供老太后穿袜子,再加上采买、原料、工匠的膳食,起居,生活等,光袜子,一项老太后一年就一万多两银子。当时日本国天发誓一天只吃一顿饭,全国上下省了两年的钱,省出了三百五十万二银子,终于才买下了吉野号军舰。我们接着看另一个细节,老太后的一件家居用品,官房官房是什么呢,官房就是马桶,老太后最后是死于腹泻,所以荣儿当差的时候,老太后每天都要传官房传好几次。荣儿说,老太后的官方那可真真正正算得上是一件国宝,那要放到现在,那可以拿到万国博览会上去展览的。他是檀香木刻的,整体是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个爪子稳稳地抓住地面,这是官房的四条腿儿。身上隐约有鳞片,肚子鼓鼓的,像憋足了劲儿一样,这正好做官房的肚子。尾巴圈起来成个八字,正好被设计成后把手,壁虎的头翘起来,两只眼睛视着注骑在背上的人,嘴微微张开一条缝儿,放里正好含着手指。
壁虎的肚子是极细腻的香木屑,被处理的又松又软。这个松软的程度必须保证方便出的东西,一碰到香木屑就立刻被包裹起来,根本看不到任何脏东西。也就更不会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儿。说到气味儿,容儿又补充了一个细节,老太后不喜欢熏香味儿啊,所以一年四季,他们都要用新鲜的水果来熏香宫殿。宫殿里面常年放几口大缸,一缸装几十斤水果,少说一年要用掉近万斤水果。荣儿又说,那个大壁虎,真是人见人爱的好东西啊他不知道有多少次看着老太后骑在上面,用手指逗着大壁虎玩儿。后来他也专门听说过这件东西的下落。有老太监说,随着太后上东陵了,也有的说,大概是冰天了吧。冰天是清朝的一种风俗,就是皇上太后死了以后,遗物要赏赐给皇亲贵族。但是一百天以内,没有赏赐完的好东西,那就必须一把火全部烧掉。这就是冰天。说完了细节,我们再来看看排场上的奢侈,比如大年初一的晚宴,叫做四金刚五百罗汉,这是老太后一年中最排场的一顿饭。太监宫女们要在宫中摆上三桌,同样的菜,分别叫天地人,天一桌儿,摆在最东边,地遗桌儿,摆在最西边。人一桌儿在中间,老太后就在中间的这一桌儿,这表示除去天地以外,老太后是唯一独尊的人物。然后四金刚来给老太后请安。这四位都是先朝有功的太监,有道光帝的书童,咸丰帝的贴身太监等等,他们平时是不当差的,全都供养起来。他们四个人进来,跪安站堂代表着老太后是一派正统相传。再然后,太后最亲信的太监李莲英贴着宫门站着,开始喜气洋洋地指挥着人往三个桌子上献菜。上菜的太监从宫门外的门口开始按品级排成一排,要一直排到寿善房的门槛儿为止,不多不少,正好要五百一个人。他们面前每隔五步,一盏灯笼像火龙一样直通受善房,这就叫四金刚,五百罗汉伺候西天太后老佛爷欢宴瑶池,这五百个太监是从几万名太监中精选出来的,一过腊八就开始训练,不许出一点儿差错,每天就练传菜托牌儿,每个太监练一天,就要废掉两匹白布,但是宫里办事儿只求排场,丝毫不在钱力物力上打算盘儿,开饭前,老太后来到自己的座位,先不坐下,而是领着皇帝皇后先向东一桌儿合手致意,再向西一桌儿致意。老太后坐下之后,四金刚请安,同时门外的五百罗汉也要整齐的高呼。老佛爷万寿无疆。
接着外面儿鞭炮开始燃放,整个晚宴期间都不能停歇,除了鞭炮还要加上响堂里的鞭子声,抽得啪啪作响。不是胡乱抽的,这鞭子声是有节奏的,是一种特质的鞭子,用几段儿羊肠子拧成的声音特别清脆。能避邪,抽鞭子的太监也是专门训练出来的。桌上的菜主要分三类,一个是吉祥菜。什么,寿比南山呐,吉祥如意呀,江山一统啊,那都是寿善房的厨子们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花材样二是贡品菜,熊掌啊,飞龙啊,梅花鹿啊,大龙虾呀,醉螃蟹等等,那都是各地上贡的奇珍美味。三是利菜,虽然普通,但是都是万里挑一的极品食材。上菜时皇上念一道菜名,皇后念一道菜名儿,再加上老太监们的甜言蜜语。哄得老太后喜俏颜开。最后一道菜最隆重,李莲英和其他的太监们双膝跪下,把这道菜举过头顶,帝亲自将菜送到老太后面前。这是一盘儿煮的冻饺子,是老祖宗在入关前过节才能吃的美食。这表示吃饭不能王祖先,我们再来看看老太后日常吃饭是什么样。荣儿说,宫里的早餐还保留着东北人的习惯。喝茶时要兑奶叫做奶茶,老太后喜欢喝人奶和牛奶。奶茶都是储秀宫的小灶儿供应的,同时寿善房要送来各种粥,比如稻米粥,这一种,就又分玉田红稻米,江南香如蜜,淮南薏仁米等等,还有八宝莲子粥以及各种茶汤,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等等。这些加起来一共有二十多样,另还有几十样的早点,比如。八珍粥,鸡丝粥,麻酱烧饼,油酥烧饼,白马蹄,乳鸭干,乳鸡胸等等。荣儿接着又说,老太后爱吃什么,恐怕谁也不知道,不但外人不知道,连伺候他的厨子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不让你知道,不许你知道,谁要敢瞎吹,老太后爱吃什么菜,爱吃什么点心。脑袋是要搬家的,宫里绝不许谈这些。宫里但凡有什么小事儿都要往档案上记,但是皇后太后喜欢吃什么是绝对不写的。如此一来,宫里就形成一个规矩,那就是老太后绝不会说我今天想吃个什么,然后让厨子照单子去做。而是每餐必须摆上几道菜,让老太后随意挑选。今天爱吃这个,明天也许爱吃那个,根本不让其他人猜透,她一定吃某个菜。老太后也故意这样做,这就叫天意难测,让谁也摸不准老太后的脾气。祖宗还传下一个规矩,叫做。吃菜不许过三勺儿,也就是说一道菜绝对不吃第四口。这是因为怕菜里有毒,也给投毒增加难度。用餐的碗碟儿都是银制的,据说菜里要是有毒的话,银就会变黑。寿善房的管理特别严格,任何闲杂人等不许进入,哪一道菜,是哪个人洗的,哪个人配的,哪个人炒的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将来怪罪下来谁都逃不了。
年,慈禧太后下丧。过了没几年,民间就看流传一本笔记,叫艾月轩笔记,笔记中记载,慈禧入棺前,棺底先铺上金丝宝石被,被子上镶着颗大珍珠,85块红宝石蓝宝石,两块祖母绿,块碧玺白玉,再铺上一条绣满荷花的丝绸被,上面镶满了五分重的珍珠一克,再上面是一层绣满了两分重珍珠的薄被。头部是个碗口儿大的翡翠合叶,脚下是一个面盆儿大的碧玺莲花儿,还有两个分别价值五百万两的翡翠西瓜等等。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啊。为了固定躯体,棺材中的所有缝隙在最后下葬前都被用珍珠宝石填满。仅仅是慈禧棺材中的宝藏的价值,在当时就超过了五千万两白银。这本笔记的作者是李莲英的干儿子李成武。李成武说,这是根据干爹李莲英的口述记录下来的,而李莲英则是参与整个慈禧太后下葬过程的关键人物。当时已经是民国,根据民国得到的内务府档案,清廷宝库和下葬的记录中,根本没有笔记中记载的那些宝物,所以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李成武,李莲英在瞎吹牛,不值得相信。但是很快有一个人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艾月宣笔记的真实性了,这个人就叫做孙殿鹰。年。慈禧太后下葬的28年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的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太后的陵墓。进入墓室之后,士兵们劈开外,撬开内关。在场的人都傻眼,因为棺材内珠宝闪烁的冷光一下子盖过了士兵们举着的火把和手电筒的光芒。慈禧墓被洗劫一空,不久以后,就陆续有宝物出现在市面上。这当中包括一顶凤冠,
关上有一颗四两重鹅蛋大小的东珠,东珠是指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特产的珍珠,当时估值一千万两白银。据说年的时候,这颗东珠曾经在拍卖会场出现过,以1.34亿美元成交,折合九亿多人民币,还有一只慈禧手持的玉莲花,当时估值二百万两白银。另外,慈禧身体左侧的玉莲花儿,外加三截儿的白玉石藕,这上面有天然的灰色污浊藕结柱,长出绿色的荷叶,荷叶上又开出粉色的荷花儿。身体的右侧有玉雕红珊瑚树,一只树枝上有一只翡翠小鸟,在身体和所有宝物的最上面盖着一条陀螺泥晶被。用碾金下织成的,为了增加柔韧度,其中还混合了数千头藏羚羊的羊绒,被子的纺织方式,采用了最精湛的壳丝袖工艺。这个工艺仅用来织龙袍和屠罗京泥被,这条被子一共被嗅了十层,上面绣满了字的陀罗尼经经文和各种佛教图案。现代专家们估计,这条被子需要十个顶尖的绣工,花十年时间绣成,被子的表面还香满了颗珍珠珍珠,上面还有一层用六千颗珍珠串成的网被,孙殿英的士兵彻底洗结了墓穴,却因为没文化不识货。扔下来这条他们认为的破被子,只是把上面的珍珠全部取走了。后来专家说,可能这条被子才是所有陪葬品中价值最高的一件。今天这条陀螺泥晶被还偶尔在博物馆中展出,上面这些也只是在市面上出现过的宝物,当时的棺材中还有哪些宝物,这当中最顶级的宝物又是什么呢?可能只有孙殿英知道。比如那颗含在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孙殿英说,当时从慈禧口中掏出两瓣珠子,看上去都是很普通的宝石,但是将这两瓣珠子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他就会立刻变成一颗夜明珠,珠子发出的光芒可以照亮十步的范围。这个范围内,可以看清一根头发丝儿大小的细物。孙殿英还说,后来自己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蒋夫人。也就是宋美龄。但是这颗夜明珠从来没有在市面上出现过。后世的学者统计过。老太后在世的时候,一天的生活费用大概是四万两白银,而被日本买走的那艘吉野号三百五十万两,这本来是英国为大清国定制的军舰。但是后来因为朝廷迟迟批不下来银子才被英国人转卖给日本。再后来,吉野号成了甲午海战中日军的主力军舰。老太后六十岁过生日,花了一千万二银子。修颐和园,花了三千万二银子。而组建整个北洋水师也差不多只花了一千万二银子,对于慈禧太后的奢侈网络上一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这种奢侈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他的奢侈是以整个大清国为代价的。大清国才是他真正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