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文人一阳SHOW甲天下的不仅是桂

白癜风咋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80.html

科技文人一阳SHOW,科技文人一样秀,本文由爱科技也爱文学,爱投资也爱写作的阳讯互动创始人一阳撰写。

有这样一个地方,既亲切又陌生,特别是对北方人来说,好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桂林,比如我,从小就听过那首歌:《我想去桂林》,甚至那民谣一般的流畅旋律到现在还能随口哼唱几句,这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早在年就有了,想来都26年了,真是时光飞逝啊……

真说起桂林,可能所有人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可这桂林山水,究竟怎么一个甲天下呢?这句流传了几百年的话,到了今天,还是不是依然有它的魅力以及现实性呢?从网上的数据来看和口碑来看,似乎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转变,查查近几年各项排名,桂林在各个旅游目的地的排名被越挤越远,真的廉颇老矣了吗?

带着各种问号和期待,这次,在擦肩而过错开了五一黄金周人流高峰之后,我们来到了这座多年来被全球旅游者瞩目的南方小城——桂林。

走在桂林城中,白天,这里就是一座小小的三四线城市的感觉,然而一到夜幕降临,在不久前修建好的两江四湖水系工程,就展现出令人惊艳的魅力了,此行特意选择住在了一个能够直接观赏其中日月双塔的酒店,多元一晚,让人觉得仅仅景色就已值回七成。

说说这两座塔吧:日塔为铜塔,位于湖中心,高41米,9层,月塔琉璃塔,高35米,7层。两塔之间18米长的水下水族馆相连。铜塔所有构件以精美的铜壁画装饰,创下了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铜塔,世界上最高的铜质建筑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了解之后再看更觉得不虚此行。

夜色桂林,就仿佛身着晚礼服的南方美女,款款迎接我们,而后的几天,她也没让我们失望,下面就陆续展示下我们眼中桂林最有价值一些点,那些很多人即使来过桂林,但忽略了,或者在桂林游中仅仅作为一个打卡地存在却具有极高观赏和研究价值的东西吧。

首先有些不得不提的,作为中国最美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桂林虽然仅仅是南方此类地貌的二十分之一,但确实是颜值担当,而本次我们先后走遍了两大最著名的岩溶洞:芦笛岩,被称为国宾洞,接待过不少国外首脑,还有银子岩。

从开发时间来区分,一老一新,各有千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前者小巧玲珑,资历和故事更多;后者大气,壮观雄伟一些,还采用了更多科技导游手段(以下照片一为芦笛岩,余三皆为银子岩)。

此外,除了自然景观的龙脊梯田,传统的漓江、象鼻峰、靖王府等等。阳朔也是给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点,毫不夸张的说,夜晚的热闹程度和时尚程度,几乎让人想起了北京的三里屯儿。但是其接地气的程度又让人想起了泰国的某些城市。

(仔细看,这石壁上有一句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此句出自南宋王正功的诗作,而我们登上的这独秀峰可算是风水宝地啊)

总之,这是座潮湿多雨,有云雾缭绕在墨绿色的一个个小绒包组成的如梦似画的城市。

但其实,此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桂林,又绝不仅仅是山水之乡,更是人文之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此行的一个重点放在桂林博物馆新馆。

到达的时候,雷雨初歇,参观的人并不多,正好清净,还未进入馆中,下车出来便感受到新馆宏大的气势。

首先是拔地而起的参照壮族民间的著名塔式的建筑,进道馆来得过巨大的占据半面墙的玻璃,还能够感受到建造者在设计时对中国古代借景方式的巧妙运用。不夸张的说,一个城级的博物馆颇有省级馆的气象。

但其中我们最核心的用意和私心所在,其实还是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瓷器——梅瓶,这里共藏有各类梅瓶余件,其中60余件为陶梅瓶,余件是以青花为主的瓷梅瓶,占据了国内的半壁江山。

这可是国内乃至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难得一见的,如果来到桂林却错过了这里,可以说在人文旅游上一定是一大遗憾,而且梅瓶秀气端庄,与桂林这座山水古城的气质可说是相当一致。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除了人文风俗流传到现在,在实际的古董之中流传最广,在世界都颇负盛名的就是瓷器了。西方人在古代对中国的瓷器爱不释手,提到中国就会想到中国精美的瓷器。

香港苏富比年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卖世界记录。

年10月,在北京一件乾隆时期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以万元价格成交。

梅瓶的价值,可见一斑。

而我们看到的这几百只梅瓶,基本都是当年景德镇出产的优质品种。

烧制于明初、宣德、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八个时代。

可分为十一类器形,十一种釉色,三十一种纹样。

其实,开始时我也不禁有个疑问:桂林从未烧造过梅瓶,但是桂林为什么被称作是梅瓶之乡?一圈转下来,才知道,这跟桂林的历史有关,桂林在明朝时距离北京很远,在朱元璋时期就在桂林封靖江王管理,靖江王的存在一直到清朝的顺治年间。历任靖江王对梅瓶非常喜爱,用各种方式水陆并用,从景德镇采购了大量的精美梅瓶。

梅瓶得名,因为小口短颈,丰肩圆腹或长腹。形似其瓶口仅能插一枝梅花,故称之“梅瓶”,是起源于唐代的一种瓶式,它是装酒用的,却蕴含极高文化内涵。

这次在桂林博物馆酒亲眼得见几件珍品,比如,年5月,温裕王墓出土的青花双龙戏珠纹高腰带盖梅,当时打开发现装有香沁浓醇的药酒,酒色晶莹红艳。

这一种有大补作用的———乳鼠酒。历史上温裕王死于明万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年,距今已经多年。然而这瓶酒竟能保存完好,实在难得!

这件事,当时也算轰动全国,可惜的是当桂林三花酒厂的人闻讯赶来时,酒液已被倒掉,没能有机会研究下配方,更难以亲眼得见了。

还有一宝: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的主题图案为“携酒寻芳”,在桂林朱经扶夫妇墓葬内出土,可以说是青花瓷器中的极品,画面上对人物描绘的十分精细,一位官员骑马在前,最有趣的是,在瓶子上有一个仆人挑着担,一头为一只竹编的三层食簟,另一头就是一个与这个梅瓶一模一样的梅瓶,可以说是瓶中之瓶。

形神兼备,精美异常,让人叫绝,目前全球发现有这种图案的梅瓶,仅此一只,也被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之一重点展示。

走出梅瓶专展,还有这里,馆藏明清书画,而说到书画,徐悲鸿也曾居住在此,留下真迹。

其实,除了这些,桂博还有第二大看点,在这个“馆藏外宾礼品陈列展”,我们得以从一个全球或者说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待桂林,感受一下国际友人对桂林的一种情谊:这里汇集了建国以来的大大小小的各国的首脑和文化名人来访桂林时候赠送的各种礼物,以及发表的见解和感慨致辞。

观赏至此,想起陈毅曾经说:“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好个人文桂林,也曾让我们的铮铮铁汉、中国军人留下如此赞叹。

而在我看来,正如那句感慨,整个桂林不仅是一座上帝的巨大盆景,游走在其间,就仿佛感受到这种温润,而且一切的巧夺天工,乃至于在历史中穿越,都更像时间与空间的一次交汇的体验之旅,需要去细细的品味,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坐坐船,看看水,观观山,望望梯田,吃吃桂林米粉、啤酒鱼,瞧瞧实景大型演出……

桂林,桂树之林,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丹桂飘香会有时,彼时,也是这座城市,让世人再一次感受到它更深的人文魅力之时。

最后,不才吟一小诗送与各位:

《人文贵州新旅记》

桂林人文有深味,

慢酌细品在其中。

丹桂飘香会有时,

再续传奇数千载!

年5月

一阳(文并摄影)

作者简介

一阳,北京人,北京中阳明智科技有限公司、阳讯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却无理工男之心,因父事文学浸染、母营画廊熏陶,于艺术融合科技有感,创立公司涉人工智能、人力资源、投资……本人喜游历、写作、创意策划等。

自评:文不在高,有趣则名;意不在深,有情则灵。斯是陋笔,维吾得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上西藏雪山,游南海诸岛,航拍青海苍茫,探秘敦煌异彩,可以游欧洲,阅澳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东观徐霞客,西望达芬奇。一阳云:“何陋之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