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有生命的天体,通过厚约60~公里,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的岩石圈层,来给包括人类在内的上百万种生物提供生活家园。
地球不仅仅给人类提供生存空间,提供人类存活所必备的食物、水源、氧气以及能量,还能给人类提供许多美好的现象和物质让人欣赏,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
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不仅仅能够制造工具,能够通过语言与别人进行交流,能拥有逻辑思维能力;
人类还拥有一双与生俱来的慧眼,拥有能发现地球上所有美好的现象和物质,并对它们进行欣赏能力,哪怕只是地球上的一颗石头;
所有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通过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情况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事物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印象和真相;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大自然中的高山大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等事物,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
那些事物,包括石头,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双慧眼,和一点灵犀。
清康熙年间,阿拉善旗的第二代郡王阿宝(约年~年)将一块石头进贡给康熙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5月4日~年12月20日);
康熙帝和乾隆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9月25日~年2月7日)对这块石头都非常喜爱,曾多次把玩;
甚至,这块石头被代代流传至今,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镇馆之宝被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约60多万件文物,大致会以每3个月一次的频率对展品进行轮换,但是这块石头却不会进入轮换名单,一直在展厅向公众永久展出;
这一块石头,就是被一双慧眼所发现,再被一点灵犀所相识,而成为了一块瑰宝;
这一块石头,被命名为《东坡肉》石。
《东坡肉》石产自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其原型为一块天然的玛瑙石,大小如鸡蛋,未进行任何的雕刻,色泽纹理天然形成,就像是一块油腻滑润的东坡肉,所以被称为《东坡肉》石;
地球的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不同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间相互关系以及矿物的组合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从一双普通眼光的角度来看,通常可以根据岩石的形成原因将岩石大致上划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但是如果是从一双慧眼再加一点灵犀的角度来看,岩石则可以分为两大类,普通石头和奇石;
这里的奇石指的是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等有所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的习性,可供人们观赏收藏把玩;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奇石如包括《东坡肉》石在内的“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等。
《东坡肉》石首先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属玛瑙质玉髓,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东坡肉》石看上去就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东坡肉,而且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连猪肉皮上面的毛孔几乎都能看见,就像是一块出锅不久似乎都能闻出香味的东坡肉;
《东坡肉》石,一颗石头,已经成为一块瑰宝,其价值无可估量;
精品奇石是瑰宝,也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受产地和存世量的局限,有枯竭客观性存在,再加之赏石可以反复消费而没有损耗,可以代代相传,分享千年,随着时间推移更能增值;
瑰宝奇石奇在每一件都是绝无仅有,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艺术性、不可再造性于一体,同时达到以上条件相对来讲非常困难;
但是,瑰宝奇石作为一种自然物质,其自身具有何种价值,取决于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价值取向;
瑰宝奇石所代表的是一种精品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收藏者的品位层次、涵养和格调,因此才被许多人所青睐,进而推动了奇石价格不断的上涨;
也就是说,瑰宝奇石首先只是一颗石头,一定要有一双慧眼来发现它的价值,还一定需要有一点灵犀来认识到它的价值;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在我国台湾及港澳地区称为雅石,在日本称为水石,在韩国称为寿石;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
人们对奇石的观赏归纳了十条鉴识评判标准:
皱:瑰宝奇石在成型初期因自然收缩或经自然水流、风沙冲刷而形成的一凹一凸类似于皱纹的条纹;
漏:瑰宝奇石有孔或缝,要使水或其他物体能滴入、透出或掉出;
瘦:瑰宝奇石的形体或某一部分相对胖或肥,要显得窄小或单薄;
透:瑰宝奇石在穿透、通透、通空灵巧等方面,要能使液体或光线等渗透或穿透过去,而形成透水或透亮;
丑:瑰宝奇石在看相方面,要显得怪异与众不同,甚至是丑陋难看;
色:瑰宝奇石在色彩或颜色方面,要具有原本的天然色彩和光泽;
质:瑰宝奇石在性质、本质和品质等方面,要具有天然的质地、结构、密度、硬度、光洁度和质感等,或者瑰宝奇石在质量和大小方面要纯天然没有经过人工加工;
形:瑰宝奇石在形态、形状、结构状态等方面,要具有天然的外形和由点、线、面组合而呈现的天然外表;
纹:瑰宝奇石在纹理、痕迹等方面,要具有特别的表面线条或者类似于图案的花纹;
声:瑰宝奇石在声响、声音等方面,要具有通过扣击或摩擦振动所能产生特别的声响和声音;
总之,瑰宝奇石应是大自然的天然产物,“天然生成”,然后再等着人类的一双慧眼发现,一点灵犀识别。
瑰宝奇石和其他的观赏石不同,必须是未经任何人工雕琢和处理过的,因为自然性是‘奇’的天然价值属性,任何人工都会破坏其自身作为瑰宝奇石的标准;
瑰宝奇石的稀有性,是因为它稀有、罕见、美轮美奂、奇珍无比、异乎寻常,在其质、形、色、纹方面,瑰宝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甚至是罕见;
瑰宝奇石只要是天然形成的,无论什么样的奇形怪状,都不会成为缺损,相反的甚至还会因此而增加它的美感和收藏价值;
同时,瑰宝奇石的收藏价值与其赏玩价值是密切相连或呈正比例关系的,作为收藏的瑰宝奇石,一定会有能发现并识别瑰宝奇石的或大或小个人偏好,瑰宝奇石的赏玩价值决定其收藏价值;
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想的想法,决定着,一颗石头将会是什么样的瑰宝奇石或普通石头;
现今,人们会相对比较多地将以下七种石头作为瑰宝奇石进行收藏,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加上一点灵犀,去发现并欣赏这些瑰宝奇石的独特的美;
象形石:纯天然形成未经过人工打磨修饰具有象形特质的奇石,这种奇石比较有立体感,会与人物、动物或者器物等非常相像;
类画石:在奇石上可呈现出人物、动物、植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物象,有的抽象,有的具体,有的速写,有的泼墨,有的素描,有的如国画,有的象油画,犹如绘画般表现万物生灵,并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图案石:在奇石的表面可以平面画面表现出大自然以天然之笔将矿物质染浸在石上而形成的景物、人物、动物、静物、建筑物等社会之万物,或以曲直线条表现,或以色块构成;
纹理石:在奇石的表面可以形成有规则或不规则的纹理和线条,并且纹理石线条流畅、节奏明快,能形成一定的韵律,或错落有致,或层层叠起,或间隔排列,井然有序,形成为各种图案,并与石头的造形相吻合;
肉型石:这种奇石犹如一块猪肉的皮,并且肥瘦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宛若一碗新鲜出炉的东坡肉,秀色可餐,形象逼真,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东坡肉》石即属于此种类型;
属相石:这种奇石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12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相配的12种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通常用于纪念;
文字石:这种奇石外形由石英晶体与腊石结合而形成各种不同,主要色彩以黄白为主,黄色为腊石,白色为石英晶体,并会呈现出流畅或飘逸的线条,而组合成一幅幅象形图案文字图案,带给大家一种超艺术的美感;
“灵犀美璞无人识,翠草仙芝匝地生石头”,表达的是苏轼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混迹凡尘与时俱废,从而期待能有慧眼见才、灵犀识才;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随处可见的石头,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双慧眼,加上一点灵犀,一颗石头,就是一块瑰宝;
每个人都是才,每块石头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