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年左右的仰韶文化以发达的彩陶闻名于世。澎湃新闻获悉,近日,随着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发掘的推进,一座制陶业特征显著的仰韶早期聚落揭开面纱,房址、陶窑、经淘洗加工的细泥块及大量草木灰、烧土等,一个不同于西安半坡遗址的仰韶早期社会面貌形象逐渐显现,为研究仰韶早期山区小遗址的聚落功能提供重要依据。此次灵宝城烟遗址发掘面积余平方米,是近年来仰韶早期遗址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遗址出土器物仰韶文化距今年左右,遗址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发达的彩陶闻名于世,陶器均在窑炉中烧成。仰韶文化的陶窑分为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种。横穴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前方,顶部有弧度,其后有3条大火道倾斜而上,火焰由此通入窑室之中。窑室平面略近圆形,直径1米左右,窑室的上部向里收缩,底部有大小各异的火眼。竖穴窑的特点是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为口小底大的袋状坑,并有数股火道与窑室相通。火膛的外侧有火门,从这里递送燃料。早期的竖穴窑比较原始,到仰韶文化晚期有了较大改进,窑室逐渐后移,火道也由垂直道变为沟状道。这样的窑炉结构被龙山文化的陶窑所继承,而横穴则逐渐消失。城烟遗址航拍照“这次发掘其实是一次抢救性挖掘,希望能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保存文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灵宝城烟遗址发掘队相关负责人张小虎对大河网说:“仰韶文化距今约年至年,(城烟)遗址的主体便为仰韶早期遗存。目前清理出房址、墓葬、陶窑等,出土的器物包括了尖底瓶、钵、盆、罐等,都是仰韶时期典型的器物,但彩陶少一些。”灵宝城烟遗址位于川口乡南朝村城烟自然村南部,为配合国家重点铁路项目建设,于年4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灵宝城烟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发掘面积余平方米,是近年来仰韶早期遗址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灵宝城烟遗址仰韶早期墓葬M56遗址出土的器物距今约年至年的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发达的制陶工艺为人熟知。这一时期的彩陶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绘画手法高超娴熟,达到中国史前彩陶文化的巅峰。灵宝城烟遗址发现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数量最多,褐陶和灰陶较少。出土陶器的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黑彩宽带纹、三角纹等。“遗址出土陶窑31座,其中一座竖穴式升焰窑堪称同时期‘最先进’,窑室底部一周有11个圆形火眼,火门、火膛、窑箅等结构完整,是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的仰韶早期陶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灵宝城烟遗址发掘领队魏兴涛表示,以往发现的仰韶早期陶窑形制小,结构简单,多为横穴窑。竖穴升焰窑结构更合理,火用效率有所提高,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陶器质量也更好,质地更坚硬。”目前,该座竖穴式升焰窑已被整体保护迁入即将开放的庙底沟博物馆内。仰韶时期竖穴式陶窑据介绍,窑箅普遍出现于龙山文化、商、西周时期,战国时期有了窑床式陶窑,容量更大,原理依然是用外焰烧造。具有窑箅的仰韶早期陶窑并不多见。对于城烟遗址的推测,张小虎说,或为一处以制陶为业的仰韶早期聚落。“一方面在这里发现的陶窑数量比较多,另一方面,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和草木灰的堆积,与专业的制陶有关。”张小虎同时也介绍说,目前对此也只是推测,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正式确定。灵宝城烟遗址发掘的更大意义或许在于,该遗址对仰韶早期社会面貌的不同呈现。“这里与西安的半坡遗址大体处于同时期,但两地有较大的差异。”张小虎介绍说,西安半坡遗址呈现出整齐的规划,居住区、生产区、墓葬区等有统一的区域划分,居住区也是大房子旁边围绕着一片小房子,规划井井有条,但在灵宝城烟遗址规划却比较乱,没有鲜明区域划分,“仰韶早期的社会面貌形象,之前看就是西安半坡遗址,但现在,这里又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社会呈现。”仰韶早期柱列式遗迹来源:澎湃新闻编辑:申鹏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