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精选
北京宫廷清康熙旃檀佛像
铜镀金高24.5cm
RMB:1,,-1,,
参阅:春香港邦瀚斯拍品号,成交价HK:2,,
北京宫廷清乾隆大威德金刚像
铜镀金高32.3cm
RMB:,-1,,
北京宫廷18世纪财宝天王像
铜镀金高20cm
财宝天王又名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是药叉族的首领,在各派别宗教中被供奉为护法神与财神,居于须弥山北腹,是北方的守护神,亦是四天王之首。骑狮财宝天王是密宗中较为流行与多见的表现形式,汉地早期造象多手持宝塔、三叉戟等,后多执以伞或幢,因其不仅骁勇善战,亦守护财富,寓意吉祥,甚受尊崇。
此尊财宝天王头戴宝冠,眉头微蹙,嗔目远眺。左手握吐宝鼠,象征财源滚滚,随时准备布施人间,右手持宝幢,手型饱满有力,形态逼真。天王作武将装束,身着铠甲,穿蒙古式长靴,坐于狮背上,右腿上屈,呈现威震三界的坐姿。身上的铠甲装束均作细致的描绘,纹饰精巧匀称,工艺精湛。座下之狮昂头回首,作怒吼状,四蹄和尾部壮硕。狮卧莲座。整像以精炼的黄铜铸造,工艺考究,天王与狮子的神态表现生动传神,天衣飘扬,仿若从天而降,加之镀金璀璨耀眼,使造像无不彰显皇家风范,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天王的威武与富贵,为清代融合了汉、藏、蒙地区艺术风格的一件精品。
中原元代雷震子像
铜镀金高51.5cm
RMB:,-,
封神演义人物之一。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云中子弟子。面如青靛,发似朱砂,眼睛暴湛,牙齿横生,出于脣外;身躯长有二丈。“两枚仙杏安天下,一条金棍定乾坤。风雷两翅开先辈,变化千端起后昆。眼似金铃通九地,发如紫草短三髡。秘传玄妙真仙诀,炼就金刚体不昏。”
此尊雷震子立像,体量颇大,作力士站立状,头顶发冠,圆睁三目,眉角高出,鹰嘴微张,裸胸袒腹,颈部环蛇,下着长裙,飘带扬飞颈后,自然下垂至脚边,战裙风飘而下,足如鹰爪。神态庄重,表情肃穆,气势威武。衣裙阴刻朵云纹与卷草图案,具有典型明、元代宗教美术装饰特征。
蒙古17世纪哲布尊丹巴像
铜镀金高22.5cm
RMB:,-,
西藏15世纪胜乐金刚像
铜镀金嵌松石高16cm
RMB:1,,-1,,
来源:平养居旧藏
参阅:图1、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藏,胜乐金刚,20.22厘米
图2、洛杉矶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西藏16世纪阿旺罗桑嘉措像
铜镀金高12cm
记录:邦瀚斯秋拍LOT30成交价USD,
北京保利秋季拍LOT成交价万
阿旺罗桑嘉措(-),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宗教领袖。年,在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的帮助下,他和四世班禅一起建立了格鲁派在藏区的宗教统治权。年满族政权入关之后,他不断加强与清廷的联系,顺治九年()更亲往北京,进献千件贡礼。一年后,顺治帝赐金册金印,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称号,自此,阿旺罗桑嘉措在蒙藏地区的宗教领袖地位正式得到确认,格鲁派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此尊阿旺罗桑嘉措像,穿交领式僧衣,衣纹质地厚重,衣褶线条流畅,裙摆自然铺于座垫前沿;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当胸结说法印,坐于方形座垫上。
根据相关记载,阿旺罗桑嘉措在其晚年曾亲自发起为自己塑造“替身像”的运动,并以其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三个时期的样貌为蓝本,由西藏宫廷作坊完成造像。这些造像中的大部分会由其本人开光加持,并交由格鲁派重要寺庙、高阶喇嘛、以及大贵族们供奉。
此尊造像表现为阿旺罗桑嘉措老年时的形象。其工艺精湛程度相比同类异属于佼佼者,镀金璀璨夺目。神态传神。虽然此尊造像并未镌刻题记,但我们从其工艺精美程度及制作,很有可能是上诉西藏宫廷所造,即是17世纪阿旺罗桑嘉措在世时所塑造。
尤为难得的是此尊阿旺罗桑嘉措铜像具备了完美的保存状态,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造像并未收到任何的磕碰与磨损,封底亦完整的保留下来,更加增添了其收藏价值。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件造像无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以及特殊的宗教价值,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作品。
藏西13世纪释迦牟尼像
合金铜错银、红铜高17cm
RMB:,-,
此尊工艺精美、风格鲜明的释迦牟尼成道像是13世纪藏西地区的造像作品。藏西地区是西藏后弘期佛教复兴之地,其造像风格受到克什米尔艺术的强烈影响。12世纪之后,藏西造像逐渐融入帕拉艺术和尼泊尔艺术,其造像艺术特征与藏中地区造像迥异,反映出藏西地区造像的独特艺术神韵,藏西地区造像材质多采用铜合金,铜色细腻光亮,给人一种古朴典雅之美。工艺上习惯镶嵌银和红铜,素有古格银眼之美誉。
此尊释迦牟尼佛像就是一尊极富代表性的藏西造像杰作。佛陀肉髻高耸,顶置牟尼宝珠。双耳垂肩,弯眉如弓,眉间有白毫,直鼻小口。嵌银的双眼和嵌红铜的嘴唇,使佛陀面部表情立体生动,神情肃穆,法相庄严优美。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采用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轻薄贴体,仅以领口、袖口表现袈裟的存在,衣边领口两条连珠之间刻有精美的卷草花纹装饰。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触地降魔印,乃标准的降魔成道像。
袈裟覆至脚踝,下摆于双腿之间平铺,双腿成跏趺端坐坐姿。这尊佛像在艺术上也有颇多亮点,手部、脚部等细节刻画精致生动,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表现尤为精准,肩胸浑圆饱满,将佛陀健美的身体表现地淋漓尽致。搭敷在肩头的衣角和平铺于双腿之间的袈裟,层层相叠,再现织物的轻柔质感,表现出藏西艺术大师高超的艺术造诣。整像做工细腻精致,不论是佛祖表情的细微刻画,还是姿态的灵动展现,都非常到位,可谓“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非佛教艺术大师不能塑造出如此精彩的金铜造像,足见此像的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之高。
北京宫廷清乾隆四臂观音像
合金铜高23.6cm
此尊四臂观音像为乾隆宫廷造像,色泽古朴醇厚,头戴宝冠,头顶束高发髻,余发垂肩,耳际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面相圆润,神态宁静。上身双肩披帔帛,帔帛于两手肘间分别绕成半圆环;下身着长裙;胸前佩项圈和联珠式璎珞,手足戴钏镯。帔帛及僧裙皆用写实手法表现,生动自然,给人以丝织物的柔软质感。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双手于胸前合掌作祈祷状,余二手举于身体两侧,右手持摩尼宝珠(宝珠保存完整,较为难得),左手持莲花。莲花座造型优美大方,做工极其讲究,其整体呈半月形,宽大厚实,仰覆莲花瓣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上下边沿各饰一周联珠纹;莲瓣宽肥饱满,工艺精细,形象生动写实。综上所述,此尊四臂观音像体现出清代内地宫廷造像超高水准,造像精致典雅、虽未镀金的但古朴有韵,细节之处无不彰显皇家艺术风范。